[发明专利]分组数据汇聚协议复制的配置方法、装置和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0718631.2 | 申请日: | 2020-07-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7331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25 |
发明(设计)人: | 杨蓓;刘洋;张建敏;杨峰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24/02 | 分类号: | H04W24/02;H04W4/33 |
代理公司: | 中国贸促会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1038 | 代理人: | 刘剑波 |
地址: | 10003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分组 数据 汇聚 协议 复制 配置 方法 装置 系统 | ||
1.一种分组数据汇聚协议复制的配置方法,包括:
从小基站获取小区测量信息、与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实体关联的数据承载DRB所承载的服务质量QoS流相关的第一业务信息,所述PDCP实体关联的每个无线链路控制RLC实体对应的逻辑信道传输信息;
从业务服务器获取与业务相关的第二业务信息;
根据所述小区测量信息、所述逻辑信道传输信息、所述第一业务信息和所述第二业务信息生成PDCP复制的配置推荐信息;
将所述PDCP复制的配置推荐信息发送给所述小基站,以便所述小基站根据所述PDCP复制的配置推荐信息对所述PDCP复制进行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生成PDCP复制的配置推荐信息包括:
根据所述逻辑信道传输信息计算所述每个RLC实体对应的逻辑信道的传输可靠性值;
根据所述逻辑信道传输信息、所述第一业务信息、所述第二业务信息和所述小区测量信息计算任两个逻辑信道之间的互相关值;
在第一逻辑信道和第二逻辑信道之间的互相关值大于预设的互相关门限的情况下生成第一配置推荐信息,以便所述小基站对所述第一逻辑信道和所述第二逻辑信道中具有较低传输可靠性值的逻辑信道进行配置调整,使得所述第一逻辑信道和所述第二逻辑信道之间的互相关值不大于预设的互相关门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生成PDCP复制的配置推荐信息还包括:
根据所述逻辑信道传输信息计算所述DRB的传输可靠性值;
判断所述DRB的传输可靠性值是否满足业务可靠性需求;
若所述DRB的传输可靠性值不满足业务可靠性需求,则生成第二配置推荐信息,以便所述小基站执行增加RLC实体个数或调节逻辑信道配置中的至少一项,使得所述DRB的传输可靠性值满足业务可靠性需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
调节逻辑信道配置包括提升逻辑信道优先级或增加配置许可数量中的至少一项。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生成PDCP复制的配置推荐信息还包括:
在所述用户终端具有移动性需求的情况下,根据所述小区测量信息中包括的用户终端位置信息、所述第一业务信息和所述第二业务信息确定所述用户终端的移动轨迹;
根据所述移动轨迹和所述小区测量信息中包括的小区信道质量测量报告生成第三配置推荐信息,以便所述小基站确定在所述用户终端从第一小区切换到第二小区后所使用的RLC实体。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将与不同业务类型相对应的配置推荐信息发送给所述小基站,以便所述小基站在无法与所述PDCP复制的配置装置进行通信的情况下使用所述不同业务类型相对应的配置推荐信息进行离线配置,或者将所述不同业务类型相对应的配置推荐信息作为所述PDCP复制的初始配置信息。
7.一种分组数据汇聚协议复制的配置装置,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被配置为从小基站获取小区测量信息、与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实体关联的数据承载DRB所承载的服务质量QoS流相关的第一业务信息,所述PDCP实体关联的每个无线链路控制RLC实体对应的逻辑信道传输信息;
第二获取模块,被配置为从业务服务器获取与业务相关的第二业务信息;
配置推荐信息生成模块,被配置为根据所述小区测量信息、所述逻辑信道传输信息、所述第一业务信息和所述第二业务信息生成PDCP复制的配置推荐信息;
发送模块,被配置为将所述PDCP复制的配置推荐信息发送给所述小基站,以便所述小基站根据所述PDCP复制的配置推荐信息对所述PDCP复制进行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18631.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