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紫砂壶及其手工辅助制备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10718833.7 | 申请日: | 2020-07-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0569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4 |
发明(设计)人: | 王清冬 | 申请(专利权)人: | 绩溪智旭智能化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8B3/00 | 分类号: | B28B3/00;B28B11/12;B28B11/00 |
代理公司: | 重庆创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50125 | 代理人: | 沈红星 |
地址: | 245321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紫砂壶 及其 手工 辅助 制备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紫砂壶制备领域,更具体的说是一种紫砂壶及其手工辅助制备系统。一种紫砂壶手工辅助制备系统辅助制备紫砂壶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泥料放置在两个平板的上方,将半圆柱块压在泥料上,然后左右移动半圆柱块将泥料摊开;S2:半圆柱块不断砸在泥料上不断对泥料进行拍打,将泥料拍打成片,手工围成壶身;S3:将半圆柱块翻转,带动空心杆、实心杆、切刀以中轴的轴线为轴转动,使得切刀扎在片状泥料上,切刀转动一圈切割出圆形泥料片,用来制作壶底;S4:手工将壶身和壶底连接。一种紫砂壶手工辅助制备系统所制备的紫砂壶,该紫砂壶由以下份数重量的原料组成:紫砂壶泥20份、去离子水1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紫砂壶制备领域,更具体的说是一种紫砂壶及其手工辅助制备系统。
背景技术
申请号为CN201510422568.7公开的一种嵌设贵金属陶壶的制作工艺,该发明公开了一种嵌设贵金属陶壶的制作工艺,包括步骤:A、制作陶壶坯体,在陶壶坯体表面用蜡涂抹预设图案;B、在陶壶坯体表面喷涂塑化剂;C、将喷有塑化剂的陶壶坯体进行烧结;D、取出陶壶坯体,经冷却后,取出塑化剂形成的塑化模;E、将熔融态贵金属注入塑化模中,经冷却固化,得到贵金属图案;F、将贵金属图案贴陶壶坯体表面,并用在贴有贵金属图案的陶壶坯体表面进行喷涂透明釉;G、将喷釉后的陶壶胚体进行烧结。其有益效果在于:该发明提供了一种嵌设贵金属陶壶的制作工艺,该工艺有效解决了贵金属与陶壶结合易脱落,易变质等问题,使贵金属陶壶不仅具备工艺价值,且有效保持其作为生活用品的实用性。但是该发明无法将泥料拍打成片并切出壶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紫砂壶及其手工辅助制备系统,其有益效果为本发明可以将泥料拍打成片并切出壶底。
本发明涉及紫砂壶制备领域,更具体的说是一种紫砂壶手工辅助制备系统,包括半圆柱块、电机I、齿轮、齿环、挡销、空心杆、实心杆、切刀和中轴,本发明可以将泥料拍打成片并切出壶底。
所述半圆柱块的上侧中部固定连接有中轴,空心杆的一端转动连接在中轴的上部,中轴的上部固定连接有两个挡销,两个挡销分别位于空心杆的上下两侧,空心杆的下侧固定连接有与中轴同轴设置的齿环,半圆柱块的上侧固定连接有电机I,电机I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齿轮,齿轮与齿环啮合传动,空心杆上滑动连接有实心杆,实心杆的外端固定连接有切刀,空心杆与实心杆之间通过螺钉压紧的方式固定。
所述紫砂壶手工辅助制备系统还包括斜条,半圆柱块下部的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斜条,两个斜条的外端均向上倾斜。
所述紫砂壶手工辅助制备系统还包括插槽、前转板、中连杆、弹簧套柱和卡条,中连杆的后端固定连接有弹簧套柱,半圆柱块的前侧固定连接有前转板,弹簧套柱的后端转动连接在前转板的上部,弹簧套柱上套接有压缩弹簧I,压缩弹簧I位于前转板与中连杆之间,弹簧套柱的后端固定连接有卡条,卡条位于前转板的后侧,前转板的上部设置有插槽,卡条能够插接在插槽上,前转板与弹簧套柱之间能够通过螺钉压紧的方式固定。
所述紫砂壶手工辅助制备系统还包括横梁和滑套,横梁上横向滑动连接有滑套,中连杆的前端固定连接在滑套的后侧。
所述紫砂壶手工辅助制备系统还包括圆挡片、竖导柱、支撑架、底板、螺钉孔、平板和侧平柱,底板的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架,两个支撑架的上端均固定连接有竖导柱,两个竖导柱的上端均固定连接有圆挡片,横梁的左右两端分别竖向滑动连接在两个竖导柱上,两个竖导柱上均套接有压缩弹簧II,两个压缩弹簧II均位于横梁的上侧,两个侧平柱的前端分别连接在两个支撑架的上部,两个侧平柱上均固定连接有平板,半圆柱块位于两个平板的上方,底板的四个角处均设置有螺钉孔。
所述紫砂壶手工辅助制备系统还包括竖轴、长孔杆、长孔、电机II和电机座,底板的中部固定连接有电机座,电机座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电机II,电机II的上端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长孔杆,长孔杆上设置有长孔,滑套的上侧固定连接有竖轴,竖轴的上部插接在长孔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绩溪智旭智能化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未经绩溪智旭智能化技术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1883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