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普外科胃食管反流采样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0718857.2 | 申请日: | 2020-07-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0447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23 |
发明(设计)人: | 刘国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0/00 | 分类号: | A61B10/00;A61M1/00;A61M25/10;G05B19/042;G01D21/02 |
代理公司: | 成都其高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51244 | 代理人: | 廖曾 |
地址: | 050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外科 食管 采样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普外科胃食管反流采样装置,包括竖直方向的实心的导管,所述导管内同轴开设有下端贯穿其壁厚的通气管,导管下端侧壁外周设有取样囊,所述导管内设有与取样囊连通的气管,所述导管的底部下侧同轴开设有位于通气管外侧的环形槽,所述导管外缘面上和底部分别开设有与环形槽连通的进液孔,所述环形槽的上端通过负压管连接设于导管外侧壁上的引流瓶,所述引流瓶的顶部设有负压泵;本发明提供的采样装置,在导管外侧设置可充气的取样囊,防止采样时反流物进入食道管,设置负压管、环形槽及进液孔、单向阀,使得采样简单方便且防止样本反流至胃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胃食管反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普外科胃食管反流采样装置。
背景技术
胃是消化道各部中最庞大的部分,其形态可随体位,体型,年龄和胃的充盈状态等多种因素影响。完全空虚时呈管状,高度充盈时呈球囊状。成年人胃在中等度充盈时,平均长度(胃底至胃大弯下端)为25~30cm,胃体直径约为20-25cm,胃容量约1500ml。食管是咽和胃之间的消化管。食管下端括约肌(LES)是在食管与胃交界线之上3~5cm范围内的高压区。该处静息压为15~30mmHg,构成一个压力屏障,起着防止胃内容物反流入食管的生理作用。
食管腔因过度接触胃液而引起的临床胃食管反流症和食管黏膜损伤的疾病称为胃食管反流,胃食管反流病是胃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咽喉、口腔而引起的一系列慢性症状群或食管粘膜损伤的一种疾病,胃食管反流及其并发症的发生是多因素的,其中包括食管下括约肌功能障碍和食管体部运动异常等。
目前,在对胃食管反流物做采样时,缺乏专业的采样装置,传统的采样方式增加医护人员的工作量,采样极其不方便,延长检验环节的时间,增加患者痛苦,降低治疗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问题,而提供一种普外科胃食管反流采样装置,在导管外侧设置可充气的取样囊,防止采样时反流物进入食道管,设置负压管、环形槽及进液孔、单向阀,使得采样简单方便且防止样本反流至胃部。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普外科胃食管反流采样装置,包括竖直方向的实心的导管,所述导管内同轴开设有下端贯穿其壁厚的通气管,导管下端侧壁外周设有取样囊,所述导管内设有与取样囊连通的气管,所述导管的底部下侧同轴开设有位于通气管外侧的环形槽,所述导管外缘面上和底部分别开设有与环形槽连通的进液孔,所述环形槽的上端通过负压管连接设于导管外侧壁上的引流瓶,所述引流瓶的顶部设有负压泵。
优选的,所述气管设于导管外部的一侧连接有三通阀,所述三通阀的第一端口与气泵出气端连通,所述三通阀的第二端口与气管连通,所述三通阀的第三端口与空气连通设置。
优选的,所述负压管的上端贯穿导管设置,所述导管顶端外部的负压管上设有开口朝向引流瓶的单向阀。
优选的,所述的导管的底部为半圆球囊,所述导管的外表面设有超滑无亲水涂层。
优选的,所述导管的底部的半圆球囊上设有与通气管贯通且不与半圆球囊内部连通的连接孔,所述半圆球囊的外底部、对应连接孔处设由三片高分子薄膜形成单向气阀结构。
优选的,所述负压泵通过调压阀连接至控制机构,所述控制机构包括单片机,所述单片机包括显示单元、存储单元、RTC电路、电源电路和报警电路。
优选的,所述引流瓶通过压力传感器连接至单片机。
优选的,所述单片机采用MB95F204K型号的单片机。
优选的,所述的环形槽到引流瓶的传输距离S满足:
S=1/2α[L(α-V)+(α2-V2)Δt,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未经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1885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