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多谐振变换器的磁芯结构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010719369.3 申请日: 2020-07-23
公开(公告)号: CN111883351A 公开(公告)日: 2020-11-03
发明(设计)人: 王议锋;刘瑞欣;韩富强;陈梦颖 申请(专利权)人: 天津大学
主分类号: H01F27/34 分类号: H01F27/34;H01F27/24;H01F27/28;H01F30/06;H02M1/00
代理公司: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代理人: 刘子文
地址: 300072*** 国省代码: 天津;1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基于 谐振 变换器 结构
【说明书】:

发明公开一种基于多谐振变换器的磁芯结构,包括若干个子变压器,每个子变压器的匝数比不同,各个子变压器的原边之间、副边之间通过串联或并联方式连接;共包括四种连接方式,分别是原边串联副边串联(PSSS)、原边串联副边并联(PSSP)、原边并联副边串联(PPSS)和原边并联副边并联(PPSP)。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多谐振变换器的磁集成技术领域,提出了一种新型磁芯结构。利用矩阵变压器思想和绕组不均匀分布的设计,在磁芯的中柱引入一定气隙,来实现变压器励磁电感和漏感的解耦控制,从而使变压器和与之串联的谐振电感能够被有效集成在该新型磁芯中。

背景技术

谐振型直流变换器是一类性能优良的直流变换器,因其具有高效率、高频率、高功率密度和低电磁干扰的优点,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由于多谐振变换器的谐振腔内无源器件(包括电容、电感和变压器)的数量和连接方式迥异,它们可以表现出更为灵活的谐振特性和更为优异的工作特性,针对该类变换器的研究层出不穷。本发明以多谐振变换器作为研究对象,并对其相关的磁集成技术进行深入研究。

谐振腔单元是多谐振变换器的核心结构,而包括电感和变压器在内的磁性元件又是谐振腔单元的关键元件。其中,包括电感和变压器在内的磁性元件,其体积和重量占比较高,影响着变换器的整体性能。不同于利兹线和铜箔制作而成的传统变压器,采用印刷电路板(Printed Circuit Board,PCB)绕组制成的平面磁件展现了良好的优势。具体来说,平面磁件的散热面积较大,可以很好的改善热耗散问题;采用PCB板作为绕组,更容易实现自动化生产,避免了寄生参数不一致所带来的问题,同时还保证了产品外观良好的一致性。

采用PCB绕组及平面磁件技术,可以优化磁性元件的性能,更利于实现变换器的“轻”,“小”,“薄”。但是这种优化只针对单一磁件,多谐振变换器中磁性元件数量偏多和由此带来的体积大的问题仍待解决。磁集成技术能很好地解决上述问题,它通过将多个分立磁件集成到一个磁芯结构内,用单一磁件来实现多个分立磁件的功能。这样以来,更利于实现变换器的高功率密度、高频化和集成模块化设计。

特别地,在谐振变换器中,可将变压器的漏感作为谐振电感加以利用从而简化磁集成设计。因此,有些研究者提出,选择低磁导率材料构造磁分路器,通过改变磁分路器的相对磁导率及其厚度来获得理想的漏感值,但是引入磁分路器的做法又会增加变换器拓扑的复杂程度。为此,有些研究者提出将变压器的一次侧绕组和二次侧绕组完全分开,以它们之间的气隙作为主要漏磁路的设计方法。这样以来,改变绕组之间的距离便可以改变绕组间的耦合程度,从而控制漏感的大小。但是这种方法会导致漏磁通主要流经空气,不可避免地带来额外的涡流损耗和电磁干扰等问题。

通常来说,多谐振型直流变换器中的磁性元件数量较多,体积较大,且相关磁件均为手工缠绕,制作过程复杂,限制了该变换器的进一步应用和推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针对多谐振腔中的谐振元件,特别是磁性元件数量偏多、体积较大的问题,提供一种基于多谐振变换器的磁芯结构。可以灵活地实现变压器的励磁电感和漏感的解耦控制,从而将变压器和与之串联的谐振电感进行有效集成。本发明可以用单一磁件来解决多谐振变换器中磁性元件数量偏多的问题,探索多谐振型直流变换器的应用价值。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基于多谐振变换器的磁芯结构,包括若干个子变压器,每个子变压器的匝数比不同,各个子变压器的原边之间、副边之间通过串联或并联方式连接;共包括四种连接方式,分别是原边串联副边串联(PSSS)、原边串联副边并联(PSSP)、原边并联副边串联(PPSS)和原边并联副边并联(PPSP)。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1)新型磁芯结构的结构较简单,通过传统的E型磁芯改造而来,但其中心磁柱的长度较传统E型磁芯的中心磁柱短,更利于实现变换器的小型化、轻量化的发展目标;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大学,未经天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1936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