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肋式防护管套在审
申请号: | 202010719378.2 | 申请日: | 2020-07-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5072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9 |
发明(设计)人: | 张知翔;徐党旗;邹小刚;车宏伟;李楠;薛宁;周飞;姬海民;申冀康;李文锋;任锐;赵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西热锅炉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F9/00 | 分类号: | F28F9/00;F28F19/00;F28F1/14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房鑫 |
地址: | 710054 陕西省西安***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肋式 防护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肋式防护管套,包括基管、套管及若干肋片,其中,套管为半圆形管,其中,套管扣合于基管的外壁上,各肋片设置于套管的外壁上,该套管能够缓解换热管被磨损的现状,大大提高换热管的耐磨特性,设备简单,施工周期短,投资成本低。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换热管保护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多肋式防护管套。
背景技术
锅炉是由换热管组成的装置,因此换热管的安全性对锅炉整体的安全经济性影响非常大,不同部位的换热管存在不同的失效方式,尾部换热管因烟气温度低、流场不均匀、含灰量大、灰分的磨损能力强等,导致其失效的主要原因是磨损。磨损易导致换热管泄漏,泄漏导致粘性积灰,从而扰乱烟气流场,加剧磨损,造成恶性循环。根据不同的磨损原因,采取针对性的方式能够很好的解决磨损,很多情况下,磨损是由于烟气流场不均匀造成的,磨损的重灾区集中在换热器的前两排,后续的管排磨损风险较小,因此提高前两排换热管的耐磨性对提高换热器的整体寿命至关重要。
提高换热管耐磨性的主要方法为增加换热管壁厚和增设防护管套。对于已经投运的换热器,增加换热管壁厚的改造费用较高,在易磨损区域的换热管上增设防磨管套是较好的选择。目前主流的防磨管套为半圆形管套,其目的是增加迎风面的换热管壁厚,虽然投资不大,但并没有改变换热器被磨损的状况,仅仅是延缓了磨损泄漏的时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了一种多肋式防护管套,该套管能够缓解换热管被磨损的现状,大大提高换热管的耐磨特性,设备简单,施工周期短,投资成本低。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述的多肋式防护管套包括基管、套管及若干肋片,其中,套管为半圆形管,其中,套管扣合于基管的外壁上,各肋片设置于套管的外壁上。
各肋片均匀分布于套管的外壁上。
套管的壁厚为基管壁厚的60%。
当基管的厚度n+1mm大于等于6mm,则肋片的厚度为n+1mm,当基管的厚度n+1mm小于6mm,则肋片的厚度为6mm。
各肋片的轴线均穿过基管的轴线,设相邻两个肋片的轴线之间的夹角为α,肋片的长度为L,肋片的数目为W。
α、L及W的确定过程为:
对换热器的流场进行竖直模拟,确定换热器入口第一排换热管的烟气冲刷角度,即烟气来流方向与烟道中心线的夹角;
当烟气来流在换热器入口第一排换热管截面方向上的速度均方根σ≤5%,则肋片的数目W为3,中间肋片的方向与烟气来流方向平行,α=45°,L=r+δ=r*arcsinα-r,其中,r为基管的半径,δ为套管厚度,α=45°;
当烟气来流在换热器入口第一排换热管截面方向上的速度均方根σ满足5%≤σ≤10%,则肋片的数目W为5,中间肋片的方向与烟气来流方向平行,α=30°,L==r+δ=r*arcsin2α-r,其中,α=30°;
当烟气来流在换热器入口第一排换热管截面方向上的速度均方根σ≥10%,则重新进行换热器的流场进行竖直模拟。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所述的多肋式防护管套在具体操作时,烟气冲刷基管时会造成磨损,根据运行经验,磨损的冲击范围在60°以内,磨损最严重的地方在45°左右,且磨损最容易发生在前两排,当烟气流场不均匀时,烟气来流角度发生变化,因此换热管防护首先要确定烟气的来流角度,利用数值模拟确定烟气来流角度后,即可相应的布置防护套管,本发明中套管扣合于基管的外壁上,各肋片设置于套管的外壁上,可以根据烟气的速度均方根,调整肋片的数目,以缓解换热管被磨损的现状,大大提高换热管的耐磨特性,设备简单,施工周期短,投资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为当肋片1的数目为3时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西热锅炉环保工程有限公司,未经西安西热锅炉环保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1937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