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开式吸收式热泵的闭路循环干燥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10720410.9 | 申请日: | 2020-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4744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1 |
发明(设计)人: | 程榕;黄小葆;郑燕萍;杨阿三;孙勤;李琰君;贾继宁;屠美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工业大学;杭州开一化工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6B21/00 | 分类号: | F26B21/00;F26B23/00;F26B25/00;F25B15/06 |
代理公司: | 杭州浙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3 | 代理人: | 周红芳 |
地址: | 310014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吸收 式热泵 闭路 循环 干燥 系统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开式吸收式热泵的闭路循环干燥系统,包括开式吸收式热泵系统和压缩式热泵循环系统,热泵压缩机出口通过2#热质交换器、2#冷凝器的热通道与膨胀阀进口连接,膨胀阀出口分为两路,分别通过1#热质交换器、蒸发器的冷通道与热泵压缩机进口连接,即形成压缩式热泵循环系统。吸收器内设有1#热质交换器,再生发生器内设有2#热质交换器,热泵压缩机排出的换热介质通入2#热质交换器内对稀溶液加热,膨胀阀排出的换热介质通入1#热质交换器内对除湿盐溶液冷却。本申请通过压缩式热泵循环系统,将吸收的热量用于稀溶液的再生和干燥器内干燥气体的加热,本发明能合理回收利用干燥器排出的湿热气体中的大量潜热,可节省能源。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干燥节能减排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开式吸收式热泵的闭路循环干燥系统。
背景技术
干燥过程在化工、医药、食品、造纸、木材、粮食等领域中被广泛应用。传统的闭路循环干燥系统采用冷凝除湿的方式,先将高温高湿的干燥介质冷却到露点以下,然后对其升温至所需温度后送至干燥器内继续完成干燥作业,该过程会造成很大的能量损耗,而且冷却装置易发生结冰,严重影响系统的运转。
吸附除湿利用吸附剂对湿介质进行吸湿,虽然除湿效率高但是对于高温的干燥尾气却不能发挥作用。绝热型溶液除湿方式一般采用填料塔,在很大的液气比下进行吸收操作以遏制溶液升温带来的影响,这对于装置的负荷及输送能耗是很大的。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开式吸收式热泵的闭路循环干燥系统,本发明不仅能够连续获取中温低湿的干燥气,还能回收利用干燥气介质中的潜热从而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所述的一种基于开式吸收式热泵的闭路循环干燥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吸收器和再生发生器,吸收器内部设有1#热质交换器,再生发生器内部设有2#热质交换器,再生发生器顶部通接有真空泵,再生发生器内的真空在真空泵的运行作用下进行维持;
吸收器上、下部分别通入除湿盐溶液和湿热气体,除湿盐溶液流下至1#热质交换器上与湿热气体接触并吸收其中的水分后被稀释,稀溶液从吸收器底部出液口流出,然后通过溶液换热器的冷通道进行换热,被加热后的稀溶液通入到再生发生器内且流下至2#热质交换器上被进一步加热再生形成浓溶液,浓溶液从再生发生器底部出液口流出,在溶液输送泵的输送作用下依次通过溶液换热器的热通道、蒸发器的热通道进行换热,被二次冷却后的浓溶液再重新通入吸收器内,形成开式吸收式热泵系统;
热泵压缩机出口通过2#热质交换器、2#冷凝器的热通道进口与膨胀阀进口由管路连接,膨胀阀出口分为两路,一路通过1#热质交换器与热泵压缩机进口由管路连接,另一路通过蒸发器的冷通道与热泵压缩机进口由管路连接,形成压缩式热泵循环系统;所述压缩式热泵循环系统的循环管路中填充有换热介质;
其中,热泵压缩机排出的换热介质通入2#热质交换器内,用于与流下至2#热质交换器上的稀溶液进行换热;膨胀阀排出的换热介质通入1#热质交换器内,用于与流下至1#热质交换器上的除湿盐溶液进行换热。
所述的一种基于开式吸收式热泵的闭路循环干燥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1#冷凝器;在所述开式吸收式热泵系统中,从吸收器底部出液口流出的稀溶液,然后依次通过溶液换热器的冷通道、1#冷凝器的冷通道进行换热,被二次加热后的稀溶液通入到再生发生器内且流下至2#热质交换器上被进一步加热再生形成浓溶液,浓溶液从再生发生器底部出液口流出,在溶液输送泵的输送作用下依次通过溶液换热器的热通道、蒸发器的热通道进行换热,被二次冷却后的浓溶液再重新通入吸收器内;
在所述压缩式热泵循环系统中,热泵压缩机出口分为两路,一路通过1#冷凝器的热通道与2#冷凝器的热通道进口由管路连接,另一路通过2#热质交换器与2#冷凝器的热通道进口由管路连接;2#冷凝器的热通道出口由管路连接膨胀阀,膨胀阀出口分为两路,一路通过1#热质交换器与热泵压缩机进口由管路连接,另一路通过蒸发器的冷通道与热泵压缩机进口由管路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工业大学;杭州开一化工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工业大学;杭州开一化工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2041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