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使用循环水回收CNG冷能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0720702.2 | 申请日: | 2020-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5353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25 |
发明(设计)人: | 郭银亮;胡君;崔秋生;冯珍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方傲立石化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7C7/00 | 分类号: | F17C7/00;F17C13/00;F17D1/02;F28D7/10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陈欢 |
地址: | 570100 *** | 国省代码: | 海南;4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使用 循环 回收 cng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使用循环水回收CNG冷能的装置,包括多级降压管,多级降压管的一端均设有降压阀门,降压管的外侧套接有循环水管;降压管内可转动设有转管,转管上沿周向设有多片叶片;转管的一端连接有主动锥齿轮;还包括叶轮,叶轮可转动设于循环水管内并位于降压管外,叶轮上设有一圈锥齿,锥齿与主动锥齿轮进行啮合传动;转管内设有螺旋推送叶,叶片内设有多条水流通道,水流通道与转管连通;通过在降压管内设有叶片,有效回收使用CNG降压过程中的压力能;同时,通过在降压管外设置循环水管进行回收CNG降压过程中产生的冷能;另外,通过设置叶轮,可有效提供循环水管内的水的输送动力,有效实现降低能源损耗和节约生产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压缩天然气冷能回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使用循环水回收CNG冷能的装置。
背景技术
为了便于天然气的运输,通常将天然气进行压缩以形成CNG(压缩天然气),压缩后的天然气压力20-25MPa,而真正在用户使用过程中需要的天然气压力只有大概0.6MPa,这就需要对高压的天然气进行降压;由于天然气从高压到低压的过程会进行吸热,释放出大量的冷能,从而造成降压过程中降压管内会出现冷凝的问题,且在降压的过程中产生的压力能无法进行回收,造成资源的浪费;同时,现有技术中的回收冷能过程中需要通过循环水进行回收,但是由于降压一般是多级降压,每一级的压力不同也就造成需要的循环水的流速不同,水流速不能根据压力能的变化进行匹配,大大降低了冷能吸收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提出一种使用循环水回收CNG冷能的装置,旨在解决上述高压天然气在降压的过程中产生的冷能和压力能不能进行回收转化,且循环水流速不能根据压力能进行调节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使用循环水回收CNG冷能的装置,包括多级降压管,多级所述降压管的一端均设有降压阀门,所述降压管的外侧套接有循环水管;所述降压管内可转动设有转管,所述转管上沿周向设有多片叶片;所述转管的一端连接有主动锥齿轮;还包括叶轮,所述叶轮可转动设于循环水管内并位于所述降压管外,所述叶轮上设有一圈锥齿,所述锥齿与所述主动锥齿轮进行啮合传动;所述转管内设有螺旋推送叶,所述叶片内设有多条水流通道,所述水流通道与所述转管连通。
进一步地,还包括单向限位装置,所述单向限位装置设有所述转管的一端,以对所述转管的转动方向进行限制,从而使所述转管进行逆时针转动或顺时针转动。
进一步地,所述降压管的两侧设有凸台,所述转管的两端通过密封轴承可转动连接于所述凸台内。
进一步地,所述单向限位装置包括棘轮和棘爪,所述棘轮连接于所述转管上,所述棘爪铰接于所述凸台上,所述棘爪与所述棘轮进行单向锁紧配合。
进一步地,还包括限位轴承,所述循环水管设有环形部,所述限位轴承位于所述环形部内,所述限位轴承的内圈套接于所述叶轮的外圈上,以使所述叶轮可转动设于所述循环水管内。
进一步地,所述循环水管的两侧设有进水端,所述进水端位于所述降压管的前端。
进一步地,还包括密封套盖,所述密封套盖套接于所述降压管一侧的所述凸台上,以对所述单向限位装置进行密封。
进一步地,还包括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凸台上,所述弹簧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棘爪上。
进一步地,所述螺旋推送叶穿过所述转管,所述水流通道呈弧形设于所述叶轮内。
进一步地,所述转管的中间设有限流圆块,所述螺旋推送叶位于所述限流圆块两侧,所述水流通道呈弧形设于所述叶轮内,以使所述水流通道的进水端位于所述限流圆块的一侧,所述水流通道的出水端位于所述限流圆块的另一侧。
相对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在降压管内设有叶片,有效回收使用CNG降压过程中的压力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方傲立石化有限公司,未经东方傲立石化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2070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