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在线去除线电极表面附着产物的电解切割加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0721644.5 | 申请日: | 2020-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7250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9 |
发明(设计)人: | 邹祥和;苏彬彬;罗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23H7/02 | 分类号: | B23H7/02;B23H1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 11569 | 代理人: | 代芳 |
地址: | 341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在线 去除 电极 表面 附着 产物 电解 切割 加工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在线去除线电极表面附着产物的电解切割加工装置,包括电解槽、金属丝工具电极、电源、驱动组件和去除组件,电解槽内设置电解液,金属丝工具电极为环形,驱动组件能够带动金属丝工具电极转动,去除组件设置于电解槽外部,去除组件靠近金属丝工具电极设置。驱动组件带动金属丝工具电极转动,去除组件靠近金属丝工具电极设置,当金属丝工具电极运动至去除组件处时,去除组件能够去除附着在金属丝工具电极上的不溶性附着物,去除组件不与金属丝工具电极接触,避免损伤金属丝工具电极,去除组件位于电解槽的外部,避免去除的不溶性附着物影响电解切割加工的进行,提高工件加工精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解加工设备及其周边配套设施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在线去除线电极表面附着产物的电解切割加工装置。
背景技术
电解加工是一种基于电化学溶解原理的特种加工方法。电解切割加工是一种采用金属丝作工具电极,进行切割的电解加工方法。在电解切割加工过程中,随着金属丝工具电极切入工件材料,电化学溶解产生气泡、不溶性产物(主要为氢氧化物)等。部分不溶性产物附着在金属丝工具电极表面,造成:1、导电性能下降,且影响加工间隙内金属丝工具电极和工件之间的电场;2、附着的不溶性产物改变金属丝工具电极的表面直径,影响电解切割加工精度。附着在金属丝工具电极上的不溶性产物具有一定的附着力,在电解加工走丝过程中不易自行掉落。目前采用的方法,在走丝行程上安装一金属片,并施加一定压力,使之与金属丝工具电极紧密结合,通过金属片与金属丝工具电极之间的机械摩擦,刮除附着的不溶性产物。但这种方法往往难以完全刮除,或需要通过设置多工位来尽可能刮除金属丝工具电极圆周全表面,更重要的是,这种方法容易造成金属丝工具电极表面损伤,影响加工精度。
现有技术中,经常采用的方法还包括ELID技术,即电解在线砂轮修整技术,砂轮通过电刷接电源正极,根据砂轮的形状制造一个导电性能良好的电极接电源的负极,电极与砂轮表面之间有一定的间隙,从喷嘴中喷出的具有电解作用的磨削液进入缓间隙后,在电流的作用下,砂轮的金属基体作为阳极被电解,使砂轮中的磨粒露出表面,形成一定的出刀高度和容屑空间,随着电解过程的进行,在砂轮表面逐渐形成一层钝化膜,阻止电解过程的继续进行,使砂轮损耗不致太快,当砂轮表面的磨粒磨损后,钝化膜被工件材料刮擦去除继续进行,以对砂轮表面进一步修整上述过程是一个动态平衡过程,既避免了砂轮的过快消耗又自动保持了砂轮表面的磨削能力。但是,ELID加工技术专门应用于金属结合剂砂轮的修整方法,不适合去除光滑表面的金属丝工具电极的附着物。
因此,如何改变现有技术中,电解切割加工过程中不溶性产物附着在金属丝上影响工件加工精度的现状,成为了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在线去除线电极表面附着产物的电解切割加工装置,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去除电解切割加工过程中附着在金属丝上的不溶性产物,提高工件加工精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方案:本发明提供一种在线去除线电极表面附着产物的电解切割加工装置,包括电解槽、金属丝工具电极、电源、驱动组件和去除组件,所述电解槽内设置电解液,待加工工件设置于所述电解槽中,待加工工件与所述电源的正极相连,所述金属丝工具电极与所述电源的负极相连,所述金属丝工具电极为环形,所述驱动组件能够带动所述金属丝工具电极转动,所述金属丝工具电极穿过所述电解液并与待加工工件相抵,所述去除组件设置于所述电解槽外部,所述去除组件靠近所述金属丝工具电极设置,所述去除组件能够去除所述金属丝工具电极上的不溶性附着物。
优选地,所述去除组件包括感应加热线圈,所述金属丝工具电极穿过所述感应加热线圈,所述感应加热线圈能够对所述金属丝工具电极加热并去除附着在所述金属丝工具电极上的不溶性附着物。
优选地,所述去除组件包括激光器,所述激光器的激光出射方向朝向所述金属丝工具电极设置,所述激光器能够去除所述金属丝工具电极上的不溶性附着物。
优选地,所述激光器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激光器对称设置于所述金属丝工具电极的两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理工大学,未经江西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2164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