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氮气的变压吸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721645.X | 申请日: | 2020-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2133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3 |
发明(设计)人: | 李勤;徐航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勤策空分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047 | 分类号: | B01D53/047;C01B21/04;B01D46/10;B01D46/00;B01D53/26 |
代理公司: | 杭州泓呈祥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350 | 代理人: | 张婵婵 |
地址: | 311400 浙江省杭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氮气 变压 吸附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氮气的变压吸附方法,空气压缩机将外界的空气抽取进入到其中,随后经过处理的空气进入到空气缓冲罐中,高压空气注入到空气缓冲罐内部时,此时气体压力会直接撞击到受力壳,经过缓冲的气体顺势进入到处理箱中,气体依次经过活性炭过滤板与抑菌板的过滤处理,此时的灰尘与细菌会被处理掉,随后再随着管道进入到水处理器中,空气中的油污与饱和水会被处理排出,此时空气中还存在二氧化碳、氮气、氧气与游离水,经过冷冻干燥机的加工后,游离水体也被处理掉,此时氧气、氮气和二氧化碳开始进入到制氮主机中,经过碳分子筛吸附剂的处理,空气中的氧气与二氧化碳会被留滞到制氮主机中,随后纯度较高的氮气会从排氮管排出进入储存罐中,为了保证设备的顺利工作,操作人员通过利用控制阀实现两个制氮主机的异步工作,保证设备的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氮气制取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氮气的变压吸附方法。
背景技术
变压吸附是一种新型气体吸附分离技术,它有如下优点:产品纯度高;一般可在室温和不高的压力下工作,床层再生时不用加热,产品纯度高;设备简单,操作、维护简便;连续循环操作,可完全达到自动化,因此,当这种新技术问世后,就受到各国工业界的关注,竞相开发和研究,发展迅速,并日益成熟,用碳分子筛制氮主要是基于氧和氮在碳分子筛中的扩散速率不同,在0.7-1.0Mpa压力下,即氧在碳分子筛表面的扩散速度大于氮的扩散速度,使碳分子筛优先吸附氧,而氮大部分富集于不吸附相中,碳分子筛本身具有加压时对氧的吸附容量增加,减压时对氧的吸附量减少的特性,利用这种特性采用变压吸附法进行氧、氮分离,从而得到99.99%的氮气。
现有的变压吸附氮气设备在使用时还存在问题:变压吸附最为重要的就是改变压强,其中最直接的一部就是利用空气压缩机进行空气的处理,随后经过压缩的空气被排放到空气缓冲罐中,压缩程度越高的空气也适合制氮,但是其排出产生的冲击力也非常大,往往会对空气缓冲罐造成伤害,长时间使用容易出现损坏。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变压吸附氮气设备及其氮气吸附方法,具备保护效果好、结构稳定与制氮纯度高的优点,解决了上述技术背景所提出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变压吸附氮气设备,包括上基板,所述上基板顶部正面的右端固定安装有空气压缩机,所述空气压缩机的背面固定安装有空气缓冲罐,所述空气缓冲罐中部的外围固定安装有支撑架,且空气缓冲罐的左侧固定安装有处理箱,所述处理箱内部的下端固定安装有活性炭过滤板,且处理箱内部的上端固定安装有抑菌板,所述处理箱的左侧固定安装有水处理器,所述水处理器的左侧固定安装有冷冻干燥机,所述冷冻干燥机的左侧固定安装有输送管,所述输送管的右端固定安装有两个控制阀,且输送管右端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两个制氮主机,两个所述制氮主机内侧的上端固定安装有控制器,且两个制氮主机的顶部均固定安装有排氮管。
优选的,所述上基板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缓冲器,所述缓冲器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下基板,所述上基板底部与下基板的顶部均开设有放置槽,所述缓冲器固定安装在放置槽中。
优选的,所述缓冲器包括有挤压筒,所述挤压筒内部的上端活动卡接有升降杆,且挤压筒内部的下端固定安装有挤压弹簧,所述挤压筒的底部固定安装在下基板的顶部。
优选的,所述空气缓冲罐包括有外壳,所述外壳的内部固定安装有防护内胆,所述防护内胆内部的右侧固定安装有缓冲条,所述缓冲条的表面固定安装有受力壳,所述外壳的底部固定安装在上基板顶部的右上端。
优选的,所述缓冲器的数量为九个,且缓冲器采用的是三乘三等距固定安装在上基板的底部,所述升降杆的顶部固定安装在上基板的底部。
优选的,所述输送管的右端均固定安装在两个制氮主机的底部,所述控制阀位于两个制氮主机之间。
优选的,所述处理箱的进气管位于活性炭过滤板的底部,且处理箱的排气管位于抑菌板的顶部。
优选的,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勤策空分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勤策空分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2164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