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云数据安全访问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装置及存储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2010721695.8 | 申请日: | 2020-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3510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28 |
发明(设计)人: | 牟向阳;范渊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安恒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9/40 | 分类号: | H04L9/40 |
代理公司: | 杭州华进联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50 | 代理人: | 聂磊 |
地址: | 310051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数据 安全 访问 控制 方法 装置 电子 存储 介质 | ||
本申请涉及一种云数据安全访问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装置和存储介质。该云数据安全访问控制方法包括:接收会话请求,该会话请求中携带待转发的数据包;在本地服务器与预设安全分析模块建立管理隧道的情况下,通过预设安全分析模块中对数据包的数据流量进行分析检测,得到数据包的数据流量的安全评级结果;在数据包的数据流量的安全评级结果为异常数据流量的情况下,调用预设转发策略,并根据预设转发策略将待转发的数据包转发。通过本申请,解决了相关技术中云数据中心缺乏动态监测防护能力、对未知病毒威胁难以预判防护的问题,实现了依靠云端特征及动态调整策略,对病毒威胁进行有效分析防护的有益效果。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云数据安全访问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装置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云计算的大力发展,建立云数据中心已经是大势所趋。在当前云计算领域,越来越海量的数据和越来越难以发现的病毒威胁,传统设备在保证性能要求的同时,往往难以兼顾安全要求。同时,现有的云安全产生虽然赋能云上安全能力,但相关技术中的云安全产品依旧遵循传统安全产品的架构逻辑,大多仅仅是做了虚拟化,且部署方式复杂,同时,相关技术中云数据中心缺乏动态监测防护能力、对未知病毒威胁难以预判防护。
目前针对相关技术中云数据中心缺乏动态监测防护能力、对未知病毒威胁难以预判防护的问题,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云数据安全访问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装置及存储介质,以至少解决相关技术中云数据中心缺乏动态监测防护能力、对未知病毒威胁难以预判防护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云数据安全访问控制方法,包括:
接收会话请求,所述会话请求中携带待转发的数据包;
在本地服务器与预设安全分析模块建立管理隧道的情况下,通过所述预设安全分析模块中对所述数据包的数据流量进行分析检测,得到所述数据包的数据流量的安全评级结果;
在所述数据包的数据流量的安全评级结果为异常数据流量的情况下,调用预设转发策略,并根据所述预设转发策略将所述待转发的数据包转发。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在本地服务器与预设安全分析模块未建立管理隧道的情况下,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通过本地服务器对所述数据包的数据流量进行分析检测,得到所述数据包的数据流量的安全评级结果。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通过所述预设安全分析模块中对所述数据包的数据流量进行分析检测,得到所述数据包的数据流量的安全评级结果包括:
所述预设安全分析模块获取所述数据包的数据流量的源目地址;
所述预设安全分析模块在所述源目地址中检测异常源目地址,并判断所述异常源目地址的数目是否大于预设阈值;
在判断到所述异常源目地址的数目大于预设阈值的情况下,确定所述数据包的数据流量为第一异常数据流量;
在判断到所述异常源目地址的数目小于预设阈值的情况下,确定所述数据包的数据流量为第二异常数据流量;
在未检出到所述异常源目地址的情况下,确定所述数据包的数据流量为正常流量。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预设安全分析模块在所述源目地址中检测异常源目地址包括:
所述预设安全分析模块检测基于所述源目地址进行TCP连接交互的C/S数据,获取外连行为数据,其中,所述外连行为数据包括基于TCP连接行为检测出的第一外连行为数据和基于TCP连接内容检测出的第二外连行为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安恒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杭州安恒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2169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氮气的变压吸附方法
- 下一篇:一种新型带电池管理系统的锂离子蓄电池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