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变电站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H2 在审
申请号: | 202010722011.6 | 申请日: | 2020-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1282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0 |
发明(设计)人: | 刘盛终;苏展;于金山;马伯杨;李谦;郝春艳;张佳成;姜玲;赵鹏;于奔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1/59 | 分类号: | G01N21/59;G01N15/02;H01M10/48 |
代理公司: | 天津盛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09 | 代理人: | 王来佳 |
地址: | 300384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变电站 阀控式 密封 蓄电池 base sub | ||
本发明涉及变电站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H2S气体在线监测装置和方法,装置包括H2S气体收集装置、H2S气体测试及处理装置、数据采集装置、电源模块;H2S气体收集装置采用导气管,一端与铅酸蓄电池组中铅酸蓄电池单体上的安全阀相连;H2S气体测试及处理装置包括反应池和浊度仪,反应池固定于超声波清洗器中,在反应池顶部设有带两插孔的盖子,第一插孔与导气管另一端插装连接,第二插孔与浊度仪探测杆的上端部插装配合,使浊度仪的探测杆伸入到检测试剂中;数据采集装置一端与浊度仪通过RS232连接,数据采集器与主控制中心监测平台通过RS485连接;超声波清洗器、浊度仪、数据采集器分别通过各自电源线与电源模块连接。本发明实现了蓄电池产气的在线实时监测。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变电站维护技术领域,涉及变电站中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的监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变电站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H2S气体在线监测装置和方法。
背景技术
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由于密封性好、性价比高、不用补充电解液和蒸馏水、无污染等优点被广泛使用于各行各业中,20世纪90年初期,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再变电站中得到了广泛使用,至今仍然是变电站用蓄电池的主流产品。但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在寿命周期后期、充电过程过充时以及电池发生故障内部过热时,电池会产生H2S气体,该气体首先和其他如酸雾、水汽等气体一起在阀控式铅酸蓄电池内部聚集,当聚集气体过多,达到了阀控式铅酸蓄电池安全阀的压力时即打开安全阀排放至空气中,在对变电站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进行维护时,有运维人员发现,在蓄电池室中会产生类似臭鸡蛋气味的刺激性气体H2S,此时,阀控式蓄电池已处于寿命周期后期或长时期过充或内部故障内部过热的状态,无论处于何种状态,蓄电池都处于非常严重的程度,不经过人为处理,任由其发展,轻则会引起蓄电池组寿命缩短,重则引起蓄电池组失电,使变电站二次设备处于无备用电源状态,一旦市电停电,变电站二次设备均会停止运行,更有甚者,蓄电池过热引发蓄电池着火或爆炸,导致整个变电站着火爆炸。此外,H2S是一种无色、易燃的酸性气体,进入人体后能与蛋白质、核酸等结合,吸入少量高浓度H2S短时间内即可致命。在变电站使用中,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都置于专用的蓄电池室中,容易造成蓄电池室内H2S浓度升高,引发危害人体的事故。目前,尚无监测方法、处理流程及装置,因此,亟需发明一种适用于变电站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H2S气体的监测方法及处理装置以避免事故的发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可及时监测H2S气体的产生情况,从而可有效提前预判蓄电池寿命及内部发热、是否过充等现象,从而可避免蓄电池发生爆炸等危险以及引发失电等威胁电网运行的事故的变电站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H2S气体在线监测装置和方法。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变电站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H2S气体在线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H2S气体收集装置、H2S气体测试及处理装置、数据采集装置、电源模块;
所述H2S气体收集装置采用导气管,导气管的一端与铅酸蓄电池组中铅酸蓄电池单体上的安全阀相连;
所述H2S气体测试及处理装置包括反应池和浊度仪,所述反应池用于盛装试剂,所述浊度仪用于测定试剂浊度;所述反应池固定于超声波清洗器中,所述反应池由耐酸腐蚀、稳定性好的材料制成;在反应池的顶部设置盖子,盖子由耐酸腐蚀、稳定性好的材料制成,在盖子上设置有第一插孔和第二插孔,第一插孔与导气管的另一端插装连接,第二插孔与浊度仪的探测杆的上端部插装配合,使浊度仪的探测杆伸入到反应池的检测试剂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未经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2201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