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索环有效
申请号: | 202010722028.1 | 申请日: | 2020-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3233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9 |
发明(设计)人: | 椋本康敬;林明成;岛崎胜也;村田航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2G3/22 | 分类号: | H02G3/22;F16L5/1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蔡丽娜;崔成哲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索环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索环,当索环主体从隔壁外侧或线缆束受到外力时,能够防止环状衬套从索环主体脱落。索环(1)具有:内筒部件(5),其具有划定供线缆束贯插的贯插孔(4)的中空筒状的形状;底壁部(6),其从内筒部件的外周面(31)向径向(A)外侧延伸;外筒部件(7),其具有包围内筒部件的中空筒状的形状;以及环状衬套(3),其嵌入在划定于内筒部件与外筒部件之间的环状槽(8)内,环状衬套相对于底壁部隔开规定的间隔配置,并且设置有连通孔(63),连通孔使划定于环状衬套与底壁部之间的第1空间(61)与隔着环状衬套而存在于第1空间的相反侧的第2空间(62)连通。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索环,其被安装至形成于隔壁的贯通孔中,保护贯插在贯通孔中的线缆束,且密封贯通孔,更详细而言,涉及一种具备嵌插于贯通孔中的索环主体和嵌入在形成于索环主体的嵌合槽内的衬套的索环。
背景技术
以往,在使线缆束贯插在形成于隔壁的贯通孔中的情况下,在贯通孔中安装索环,使线缆束贯插在形成于索环的贯插孔中,由此保护线缆束,并且密封贯通孔。这样的索环例如在使用于形成在分隔IPU(电源电路控制装置)的储存室的室内与室外的隔壁等、分隔车辆的车内侧与车外侧的隔壁上的贯通孔的情况下,为了防水、防尘等要求高密封性。
因此,公知有具备嵌插于贯通孔中的索环主体和嵌入在形成于索环主体的嵌入槽内的衬套的索环(专利文献1)。该专利文献1的索环构成为具有:索环主体,其由弹性绝缘材料形成,嵌插在板(隔壁)的电线贯插孔(贯通孔)中;以及衬套,其具备嵌入在环状的嵌合槽中的筒状嵌合部,该嵌合槽形成于与该索环主体的板嵌合部对应的线束贯插中央孔的外周部,嵌入在嵌合槽中的筒状嵌合部使形成线束贯插中央孔的内筒部向内侧挠曲而缩径,并且,使嵌插于板的电线贯插孔中的外筒部向外侧挠曲而扩径,由此来提高索环主体与板之间的紧贴度(密封性)以及索环主体与电线之间的紧贴度。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8-185746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在专利文献1记载的索环中,在使用于形成在分隔车辆的车外侧与车内侧的隔壁上的贯通孔的情况下,索环主体在从隔壁外侧(车外侧)受到水压等外力时,或从线缆束受到该线缆束在贯插孔内的位移引起的外力时,因该外力而对衬套作用拔出方向的载荷,衬套可能会从索环主体脱落。若衬套从索环主体脱落,当然会损害索环对贯通孔的密封性。
本发明鉴于这样的背景,其课题在于提供一种在从隔壁外侧或线缆束受到外力时能够防止衬套从索环主体脱落的索环。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为了解决这样的课题,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是一种索环1,其被安装至形成于隔壁10的贯通孔11中,使线缆束贯插在所述贯通孔中,并且密封所述贯通孔,所述索环具有:内筒部件5,其划定供所述线缆束贯插的贯插孔4,具有被贯插至所述贯通孔中的中空筒状的形状;底壁部6,其从所述内筒部件的外周面31向径向A外侧延伸;外筒部件7,其具有包围所述内筒部件的中空筒状的形状,该外筒部件7的轴向的一端与所述底壁部的外周连续地形成,在该外筒部件7的轴向的另一端具有开口部23,而且,在该外筒部件7的外周部22设置有用于与所述贯通孔的缘部12嵌合的嵌合槽21;以及环状衬套3,其嵌入在划定于所述内筒部件与所述外筒部件之间的环状槽8内,所述环状衬套相对于所述底壁部隔开规定的间隔配置,并且设置有连通孔63,所述连通孔用于使划定于所述环状衬套和所述底壁部之间的第1空间61与隔着所述环状衬套而存在于所述第1空间的相反侧的第2空间62连通。
根据该结构,当由内筒部件、底壁部以及外筒部件构成的索环主体从底壁部侧(即隔壁外侧)或者线缆束受到外力时,能够使该外力经由第1空间以及连通孔而向第2空间释放。由此,能够防止外力引起对环状衬套作用拔出方向的载荷。因此,当索环主体从隔壁外侧或线缆束受到外力时,能够防止环状衬套从索环主体脱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未经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2202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用户终端的物流寄件方法
- 下一篇:低压开关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