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螺旋板式的内燃高效热风炉在审
申请号: | 202010722900.2 | 申请日: | 2020-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5046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8 |
发明(设计)人: | 李兴智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老李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H3/10 | 分类号: | F24H3/10;F24H9/18;F24H9/20;F23J1/02 |
代理公司: | 成都弘毅天承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30 | 代理人: | 汤春微 |
地址: | 621000 四川省绵阳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螺旋 板式 内燃 高效 热风炉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螺旋板式换热的内燃高效热风炉,该炉包括炉本体,炉本体内设置有燃烧室和螺旋板式换热器,该换热器是一个围绕炉本体的中轴线呈现螺旋式层层分布的板式结构,该板式结构分为热风间隙部分和新风空腔部分,通过空腔部分的新冷风与通过间隙部分的燃烧尾气进行换热,该热风炉将燃烧室和换热器无缝衍接设计为一体,采用螺旋式结构的平行板式换热方式,整个换热过程冷热风逆流运行,冷风平衡渐进加热,热风平衡渐次放热,整个换热过程冷热风流动无湍流,热量全方位利用,热效高、能耗低、运行稳定、自动化程度高,且燃烧尾气从燃烧室经过螺旋板式换热器分散排放至大气中,温度也很低,安全且环保,该热风炉实用性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热风炉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螺旋板式的内燃高效热风炉。
背景技术
热风炉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其工作方式为燃料燃烧释放的热量,通过高温烟气加热空气,使得空气的温度达到使用标准,用于生活采暖、工业生产、热固化、粮食烘干等领域,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对环境越来越重视,传统的热风炉的燃料已逐渐被生物质燃料所替代,所谓生物质热风炉就是以生物质作为燃料,产生的有害气体较传统燃料少,而生物质燃料化利用本身也解决了环保问题。
热风炉的类型主要分为内燃式、外燃式和顶燃式,热风炉的整体结构可分为二部分,一部分是燃烧室,是燃料燃烧产热部分,另一部分是热交换器,是将燃烧室产生的高温气体所携带的热量与外界新风进行热交换的结构装置,外界较低温度的新风,在换热器内与燃烧室内产生的高温烟气进行热交换后,加热升温形成热风。
目前,生物质热风炉也是大多数热风炉主要存在的问题有两个方面,采用的结构是炉膛连接烟管作为加热热源,围绕炉膛和排烟管设置受热空气夹层,燃烧室产生的高温气体在烟管内以气流束的形式流动,通过烟管外表面散发热量,烟管内圆柱形气流束中心射流和表面流速不一致,其中心热量和外表面的热量不能均匀散发,而中心射流高于表面流速带出了部份热量,造成热量未能被充分吸收就随尾气排出炉外,而新风是流过烟管表面吸收热量,其散热面积小,换热结构的换热烟管与新风风向垂直,在烟管的背风面和阻挠气流部位容易产生湍流,导致新风风阻很大,换热不均,换热不完全,摩擦风阻损耗剧烈。排出的烟温度也比较高,导致热交换和热能的利用效率较低,且对环境污染较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为解决以上热风炉烟气回程数少,换热面积小,换热时间短、换热不均,排烟温度高、烟气与新风之间的换热效率低,新风风阻大和摩擦损耗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将热风炉的燃烧室和换热器无缝衍接整合为一体的、以生物质燃料为能源的、采用螺旋式结构的平行板式换热方式、冷热风逆流运行的新型热风炉。
本发明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螺旋板式换热的内燃高效热风炉,该炉包括炉本体,炉本体内设置有燃烧室和螺旋板式换热器,所述燃烧室和螺旋板式换热器是无缝衍接整合为一体的。
进一步地,燃烧室设置于炉本体的底部中心,所述燃烧室底部设置了一个助燃机构,所述助燃机构包括助燃风进风口、助燃鼓风机、助燃风箱及风量调节阀,通过该助燃机构向燃烧室内通入助燃空气以助于燃烧室里面的燃料燃烧,所述助燃冷风鼓风机是可以调速的,在助燃冷风进风口对面、炉本体的侧壁的位置设置有热风出风口,在炉本体的侧壁上还设置有直通燃烧室的点火口,用电子点火棒通过点火口向燃烧室内进行点火操作,在所述炉本体的侧壁还设置有观火炉门,通过观火炉门、观火道对燃烧室的火势进行实时观察。
进一步地,在燃烧室底部、助燃风箱侧面还设置有除灰机构,除灰机构包括除灰口、除灰道,通过除灰机构该将燃烧室的残渣排出炉本体外,在燃烧室与助燃风箱还设置有燃料篦子。
进一步地,所述炉本体的侧边设有燃料漏斗,所述燃料漏斗的下方设置有燃料下料机构,该下料机构包括主动链轮,从动链轮,传动链条及抛料斜管,通过该燃料下料机构将燃料漏斗中的生物质燃料加入燃烧室中进行燃烧,所述燃料下料机构的下料量可以通过对电机来控制调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老李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四川老李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2290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芳纶纤维复合芯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基于优质韭菜的覆土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