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散货船艏部总段的组装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723253.7 | 申请日: | 2020-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9200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0 |
发明(设计)人: | 孙海云;王晓刚;王虎;甘伯惠;肖文军;陈小雨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3B73/20 | 分类号: | B63B73/20 |
代理公司: | 上海弼兴律师事务所 31283 | 代理人: | 薛琦;杨东明 |
地址: | 200137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散货 船艏部总段 组装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散货船艏部总段的组装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S1、在船坞外将船艏前段和舷墙分段搭载在艏部总段上。本发明的一种散货船艏部总段的组装方法,通过将船艏前段和舷墙分段搭载的步骤在船坞外完成,能使随后需进行的船艏外板标识及舷墙作业都在船坞外的总组阶段制作完成,减少船坞阶段工作量,降低安全风险,通过减少船坞吊运搭载次数,从而缩短搭载步骤,使工序前移,提高船舶建造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散货船艏部总段的组装方法。
背景技术
现如今的超大型散货船的艏部总段在坞外搭载完成后,才移入船坞内按顺序进行最后的船艏部的搭载,即船艏前段和舷墙分段的搭载。
由于在船坞内对船艏部搭载,导致船艏外板标识及舷墙需在船坞内制作完成而不能在坞外阶段制作完整,且由于船坞内空间受限且环境复杂,使得搭载、制作非常困难,耗时久,工作量大,有很高安全风险。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船的艏部总段于船坞内的搭载步骤繁琐,作业困难且易增加安全风险的缺陷,提供一种散货船艏部总段的组装方法。
本发明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一种散货船艏部总段的组装方法,其特点在于,所述组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在船坞外将船艏前段和舷墙分段搭载在艏部总段上。
在本方案中,将船艏前段和舷墙分段搭载的步骤在船坞外完成,能使随后需进行的船艏外板标识及舷墙作业都在船坞外的总组阶段制作完成,减少船坞阶段工作量,降低安全风险,通过减少船坞吊运搭载次数,从而缩短搭载步骤,提高船舶建造效率。
较佳地,在所述步骤S1之后包括步骤S2,所述步骤S2为将两台600t 龙门吊上的原吊排拆除,所述两台600t龙门吊将所述艏部总段吊运至船坞内。
在本方案中,拆除龙门吊上原有的吊排有效提高龙门吊的实际吊重能力,使其能够吊起艏部总段。
较佳地,所述船艏前段包括船艏前外段和船艏前内段;
在所述步骤S1中,将所述船艏前外段与所述舷墙分段搭载在所述艏部总段上;
在所述步骤S2之后包括步骤S3,所述步骤S3为在所述船坞内进行所述船艏前内段的搭载。
在本方案中,将船艏前外段与舷墙分段的搭载于船坞外完成,接着在船坞内进行船艏前内段的搭载,既能使后续进行的船艏外板标识等作业在船坞外提前完成,又能利用船坞内的装置对船艏前内段进行精确的搭载,使舷墙无需在船坞单吊搭载,减少船坞阶段工作量,提高船舶建造效率。
较佳地,在所述步骤S1之前还包括步骤S11,所述步骤S11为将第一长底板和第二长底板搭载在所述艏部总段上,所述第一长底板和所述第二长底板沿船体中线对称。
较佳地,在所述步骤S1之前、所述步骤S11之后还包括步骤S12,所述步骤S12为搭载第一长顶板和第二长顶板,所述第一长顶板连接于所述第一长底板的正上方,所述第二长顶板连接于所述第二长底板的正上方。
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步骤,可保证船艏部件的搭载平稳,避免出现倾斜,减少安全风险。
较佳地,在所述步骤S11之前还包括步骤S10,所述步骤S10为在所述艏部总段上间隔设置若干个起吊点,在每一所述起吊点设有联排吊马。
在本方案中,在起吊点位置焊接吊马,吊马通过钢丝绳连接于龙门吊的吊钩。
较佳地,若干个所述起吊点包括第一起吊点、第二起吊点,所述第一起吊点和所述第二起吊点分别设于所述艏部总段的两端。
在本方案中,采用多个起吊点使得分段的搭载能够同时进行以保持平衡且保证重量均衡、位置对称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2325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