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超快超声多普勒脊髓微血流成像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10723268.3 | 申请日: | 2020-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7267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01 |
发明(设计)人: | 许凯亮;臧佳琦;闫少渊;他得安;王威琪 | 申请(专利权)人: | 复旦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B8/06 | 分类号: | A61B8/06;A61B8/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正旦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00 | 代理人: | 陆飞;陆尤 |
地址: | 20043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超声 多普勒 脊髓 血流 成像 系统 | ||
1.一种超快超声多普勒脊髓微血流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硬件和软件两大部分;硬件部分包括超声信号发射和接收模块,以及实验器材模块;超声信号发射和接收模块包含波形发生器、超声探头、模拟信号放大器、模拟信号滤波器、模数转换器和存储单元;实验器材模块包含脊髓固定装置、生理信号检测装置、脊髓加压装置、电刺激装置、示波器和任意波形发生器;软件部分包括超声脉冲发射与接受序列模块、波束合成模块、运动校准模块、杂波滤除取模块、血流多普勒成像模块、求差模块;
硬件部分的工作流程为:首先由软件设定的超声平面波发射和接收序列控制波形发生器产生传输波形,并由超声探头将电能转化为声能发射超声波;回波信号的接收由同一个或不同的超声探头完成,并由模拟信号放大器和模拟信号滤波器对回波信号进行处理,然后由模数转换器进行模数转换,送入存储单元,完成数据存储;
实验器材模块中,脊髓固定装置用于对脊髓进行固定;利用脊髓加压装置对脊髓定量地加压,并通过示波器观察在不同的压力情况下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或者利用电刺激装置对观测对象施加电刺激,通过脊髓微血流分析探究脊髓神经功能与血流变化的关系,从而进行相关的生理病理性分析;并辅以生理信号检测装置实时测量呼吸、心跳信号和其他生理信号,进行呼吸、心跳相关的运动校准,以及其他生理信号与血流信号的相关性分析;
软件部分的工作流程为:首先,由超声脉冲发射与接受序列模块编写超声平面波发射和接收序列,控制硬件部分发射超声波并接收回波信号;由波束合成模块对接收到的回波信号进行波束合成,得到B模式图像,并对发射多个角度超声平面波得到的B模式图像的数据进行相干复合,得到高质量的复合B模式图像;由运动校准模块对图像之间的位置进行校准;然后由杂波滤除模块进行杂波滤除,然后由血流多普勒成像模块做进一步的处理得到多普勒血流图;对脊髓加压或是对观测对象施加电刺激,对不同状态下的得到的图像数据由求差模块进行求差计算,以便进行脊髓功能分析和相关的生理病理性分析;
所述超声信号发射和接收模块中,确定一个超声平面波发射和接收序列,满足高帧频、高质量成像的要求;一个完整的序列包含多个子序列,在每一个子序列中,发射一组N个不同角度的倾斜超声平面波,由这N次发射倾斜超声平面波得到的B模式图像可合成一帧高质量的复合B模式图像;1秒内该子序列重复K次即每秒获得K帧高质量的复合B模式图像;设定采样时长为t秒,对时间t秒内得到的回波数据进行分析;
首先计算两次发射超声平面波之间的可以达到的最短的时间间隔,计算出理论上的最高成像帧频,据此设计超声平面波发射和接收序列,已知成像区域深度为d、探头阵列的总长度为L,超声波在软组织中的传播速度为c,则两次发射超声平面波之间的最短的时间间隔计算如下:一组倾斜超声平面波的个数为N,最高帧频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快超声多普勒脊髓微血流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波束合成模块中,对一段时间接收到的回波数据进行波束合成,得到成像区域的B模式图像的数据;即对时间t秒内的超声探头接收到的每一组N个角度的回波数据进行波束合成,获得连续多帧高质量的复合B模式图像;
波束合成之后,对每一组发射多角度倾斜超声平面波得到的图像数据进行相干复合成像,以有效地提高图像的信噪比和分辨率,得到高质量的复合B模式图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复旦大学,未经复旦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23268.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坑空心支护桩及其施工方法以及基坑支护结构
- 下一篇:一种毛巾烘干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