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水体污染的污水处理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724322.6 | 申请日: | 2020-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4774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30 |
发明(设计)人: | 李娟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娟娟 |
主分类号: | C02F9/10 | 分类号: | C02F9/1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专赢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797 | 代理人: | 刘梅 |
地址: | 236600 安徽省阜阳市***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水体 污染 污水处理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水体污染的污水处理装置,涉及污染物处理技术领域;该用于水体污染的污水处理装置,包括处理箱,处理箱固定在支撑底座上,所述处理箱固定有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将处理箱内部空前分隔为搅拌室、辅助室和过滤室,过滤室上设有第一过滤网,所述搅拌室内设有搅拌组件和加药组件,过滤室内设有过滤组件,过滤组件上方设有刮泥组件,搅拌室内的搅拌组件和加药组件配合使用,当过滤组件工作时,能够将限位板内的明矾切割,然后切割后的明矾进入到搅拌室内,起到非常好的处理效果,即在搅拌过程中才会切割明矾,实现了即用即取的效果,具有非常好的实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染物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用于水体污染的污水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污水,通常指受一定污染的、来自生活和生产的排出水。污水主要有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初期雨水。污水的主要污染物有病原体污染物、耗氧污染物、植物营养物和有毒污染物等。污水是由于水里掺入了新的物质或者因为外界条件的变化,导致水变质不能继续保持原来的使用功能。根据污水来源的观点,污水可以定义为从住宅、机关、商业或者工业区排放的与地下水、地表水、暴风雪等混合的携带有废物的液体或者水。
在生活中需要对污水进行处理,目前用于污水处理的装置很多,大多都是直接进行过滤和向内部加药,这种处理方式对于污水的处理效果较差,无法有效除去污水中臭味和杂质,同时水体中存在着大量的有害细菌,也无法有效地进行处理。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水体污染的污水处理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水体污染的污水处理装置,包括处理箱,处理箱固定在支撑底座上,所述处理箱固定有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将处理箱内部空前分隔为搅拌室、辅助室和过滤室,过滤室上设有第一过滤网,所述搅拌室内设有搅拌组件和加药组件,过滤室内设有过滤组件,过滤组件上方设有刮泥组件,所述处理箱内还设有除臭组件和加热组件。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还提供以下可选技术方案:
在一种可选方案中:所述搅拌组件包括固定在固定架上的第一电机,固定架设置在辅助室内,第一电机的输出端与支撑板固定连接,支撑板上活动连接有立杆,立杆与支撑板上的导向杆滑动连接,导向杆固定在移动槽内,且导向杆通过弹簧与立杆连接,立杆上还固定有搅拌杆。
在一种可选方案中:所述加药组件包括限位板,限位板之间固定有挡板,挡板内设有明矾块;限位板内还转动连接有驱动杆,驱动杆穿过挡板与支撑板固定连接,驱动杆上固定有切割刀,挡板上还设有用于明矾块通过的出料口。
在一种可选方案中:所述过滤组件包括倾斜设置在过滤室内的第二过滤网和第二过滤网,第二过滤网和第二过滤网分别通过第一出水口和第二出水口与接料箱连通,过滤室通过出水导管与搅拌室连通。
在一种可选方案中:所述刮泥组件包括固定在过滤室内的横杆,横杆内螺纹连接有螺纹杆,螺纹杆一端与第三电机的输出端连接,螺纹杆上螺纹连接有移动块,移动块的底部固定有第一固定杆,第一固定杆上滑动连接有第二固定杆,第二固定杆与刮泥板上的连接座铰接,刮泥组件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刮泥组件之间通过同步带连接。
在一种可选方案中:所述除臭组件包括固定在处理箱顶部的抽风机,抽风机的输入端与抽风管连接,抽风管的底端与吸气罩连通,抽风机的输出端插设在活性炭填充室中,活性炭填充室内填充有活性炭。
在一种可选方案中:所述活性炭填充室内还固定有防护架,防护架上转动连接有扇叶,扇叶与第二电机的输出端连接,防护架的底部设有出风孔,进而方便气体的排出,非常简单。
在一种可选方案中:所述支撑底座内固定有集水室,集水室通过连通管与过滤室连通,集水室一侧还设有第三出水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娟娟,未经李娟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2432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