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脊柱手术用定位穿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0724537.8 | 申请日: | 2020-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7274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4 |
发明(设计)人: | 岳宗进;刘汝银;于露;王新立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省中医院(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7/34 | 分类号: | A61B17/34;A61B90/14;A61M35/00 |
代理公司: | 郑州豫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78 | 代理人: | 魏新培 |
地址: | 450000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脊柱 手术 定位 穿刺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脊柱手术用定位穿刺装置,有效的解决了通过人工穿刺不稳定性强,位置不精确以及穿刺过程发生抖动,以及穿刺针不能及时更换,不同的穿刺针需要不同的设备进行固定,不能对穿刺针进行有效的固定以及穿刺针穿刺角度不能有效调节的问题;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支撑座上置有安装板,安装板内固定连接有限位套,限位套内同轴转动连接有转动内齿圈,转动内齿圈和转动连接在限位套内的三个中转齿轮啮合,中转齿轮旁啮合有和限位套滑动连接的滑动齿条,滑动齿条靠近限位套轴心一端固定连接有弧形夹板,弧形夹板接触连接有限位套筒;结构简洁、实用型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是脊柱手术用定位穿刺装置。
背景技术
穿刺是一个医学常用手术用语,是将穿刺针刺入体腔抽取分泌物做化验,向体腔注入气体或造影剂做造影检查,或向体腔内注入药物的一种诊疗技术。穿刺的目的是抽血化验,输血、输液及置入导管做血管造影等,脊柱针穿刺腰脊髓蜘网膜下腔,是神经科重要的临床辅助检查方法。可用以测量脑压,收集脑积液做常规、生物化学和细菌学检查,肿瘤细胞和酶学检查,为颅内炎症、肿瘤、出血和脑白质脱髓鞘疾病的诊断提供依据。但是当颅压过高时,腰穿要小心谨慎,最好不放液,只用联结脑压表胶管中的脑脊液做化验,以免发生脑疝。也可将造影剂注入蛛网膜下腔行下行或上行造影。也可将空气(或氧)注入蛛网膜下腔,定向流动到颅内,做椎管内病变造影、脑室气脑造影和脑池造影。
现在对患者脊柱进行手术穿刺时多存在以下问题:
1、传统的穿刺只是通过简单的记号标记进行定位,无法进行准确定位,容易出现操作偏差,影响穿刺效果;
2、在对患者穿刺的过程中,需要对患者进行消毒处理,并对穿刺针穿刺的角度进行调节;3、在对患者进行穿刺处理时,由于穿刺位置的不同或者治疗疾病的不同,不同年龄阶段的患者需要不同直径的穿刺者,对于穿刺针的定位装置需要适用不同直径的穿刺针,操作繁琐,容易出现操作错误。
因此,本发明提供脊柱手术用定位穿刺装置来解决此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发明提供脊柱手术用定位穿刺装置,有效的解决了通过人工穿刺不稳定性强,位置不精确以及穿刺过程发生抖动,以及穿刺针不能及时更换,不同的穿刺针需要不同的设备进行固定,不能对穿刺针进行有效的固定以及穿刺针穿刺角度不能有效调节的问题。
本发明包括支撑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座上置有安装板,所述的安装板内固定连接有限位套,所述的限位套内同轴转动连接有转动内齿圈,所述的转动内齿圈和转动连接在所述的限位套内的三个中转齿轮啮合,所述的中转齿轮旁啮合有和所述的限位套滑动连接的滑动齿条,所述的滑动齿条靠近所述的限位套轴心一端固定连接有弧形夹板,所述的弧形夹板接触连接有限位套筒;
所述的安装板上转动连接有转动盘,所述的转动盘后侧同轴固定连接有转动驱动盘,所述的转动驱动盘后端面开设有均匀分布的三条导向轨,相邻两个所述的导向轨中间位置置有和所述的转动驱动盘固定连接的弧形限位板,所述的转动驱动盘后端接触连接有驱动转杆,所述的驱动转杆后端固定连接有和所述的安装板转动连接的伸缩杆,所述的伸缩杆后端同轴固定连接有驱动涡轮,所述的驱动涡轮和转动连接在所述的安装板前侧的驱动蜗杆啮合;
所述的转动盘上开设有三个不同直径的进针孔,任意一个所述的进针孔和所述的限位套筒同轴配合;所述的支撑座后侧上端连接有置于所述的安装板下端和所述的安装板前后滑动连接的滑动座,所述的滑动座内左右滑动连接有消毒支杆,所述的消毒支杆上端转动连接有消毒盘,所述的消毒支杆下方后端转动连接有消毒从动齿轮,所述的消毒从动齿轮和所述的消毒盘通过皮带传动机构相连,所述的消毒从动齿轮和置于所述的滑动座内的消毒滑动齿条啮合,所述的消毒滑动齿条和转动连接在所述的滑动座内的消毒滑动丝杆螺纹连接,所述的消毒滑动齿条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和所述的消毒支杆接触连接的推杆,所述的消毒滑动丝杆外接驱动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省中医院(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未经河南省中医院(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2453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一体化电机离合器耦合执行器
- 下一篇:一种基于星图神经网络的推荐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