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分散式控制和布局的电池储能系统及其能量调度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724541.4 | 申请日: | 2020-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4047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2 |
发明(设计)人: | 刘明义;许世森;郑建涛;裴杰;刘大为;朱勇;曹曦;曹传钊;徐若晨;朱连峻;孙超;李萌;朱耿峰;李海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华能集团技术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H02J3/32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李鹏威 |
地址: | 102209 北京市昌平区北七***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分散 控制 布局 电池 系统 及其 能量 调度 方法 | ||
1.一种基于分散式控制和布局的电池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变压器(1)、DC-AC模块(2)和储能电池柜(3);每个储能电池柜(3)与其对应的DC-AC模块(2)串联,若干DC-AC模块(2)并联后与变压器(1)的一端连接,变压器(1)的另一端连接至外部电网;
DC-AC模块(2)包括控制模块(2-1)、BMS电池管理模块(2-2)和充放电电路(2-3);控制模块(2-1)分别与BMS电池管理模块(2-2)和充放电电路(2-3)连接;储能电池柜(3)包括设在储能电池柜(3)柜体内部的电池模组(3-1)、温度传感器(3-2)和温控装置(3-3);电池模组(3-1)分别与BMS电池管理模块(2-2)和充放电电路(2-3)连接,温度传感器(3-2)和温控装置(3-3)分别与控制模块(2-1)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分散式控制和布局的电池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电池模组(3-1)由若干单体电池串联组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分散式控制和布局的电池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个储能电池柜(3)的容量≤300kWh。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分散式控制和布局的电池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单体电池为锂离子电池。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分散式控制和布局的电池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同一储能电池柜(3)中的单体电池类型相同,不同储能电池柜(3)中的单体电池类型相同或不同。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分散式控制和布局的电池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储能电池柜(3)内部为封闭空间,储能电池柜(3)的柜体为防火材质,储能电池柜(3)外部设有保温层。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分散式控制和布局的电池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有储能电池柜(3)呈矩阵分布,相邻储能电池柜(3)之间存在间距。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分散式控制和布局的电池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各DC-AC模块(2)之间通过远距离组网连接。
9.权利要求1~8所述的基于分散式控制和布局的电池储能系统的能量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电池储能系统运行时,通过温度传感器(3-2)实时监测储能电池柜(3)内部的温度,并将数据反馈给控制模块(2-1),控制模块(2-1)通过温控装置(3-3)控制储能电池柜(3)内部的温度;
通过BMS电池管理模块(2-2)实时监测电池模组(3-1)的温度,当电池模组(3-1)的温度大于安全温度区间的最高值时,通过充放电电路(2-3)使该电池模组(3-1)停止运行;当电池模组(3-1)的温度处在安全温度区间的偏高范围时,通过BMS电池管理模块(2-2)减小该电池模组(3-1)充放电电流倍率;当电池模组(3-1)的温度小于安全温度区间的最低值时,通过充放电电路(2-3)使该电池模组(3-1)进行充放电;如果电池模组(3-1)的温度处在安全温度区间的偏低范围时,通过BMS电池管理模块(2-2)加大该电池模组(3-1)的充放电电流倍率,同时减小其它储能电池柜(3)中电池模组(3-1)的充放电电流倍率,保持整个电池储能系统的功率不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华能集团技术创新中心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华能集团技术创新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24541.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适用不同纤径光纤熔接的调准装置
- 下一篇:一种车载集成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