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增程式汽车的驱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724933.0 | 申请日: | 2020-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7572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0 |
发明(设计)人: | 张春英;王勇;钱星;靳玉刚;易正根 | 申请(专利权)人: | 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L50/62 | 分类号: | B60L50/62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智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59 | 代理人: | 林波 |
地址: | 21406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程式 汽车 驱动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车辆领域,公开了一种增程式汽车的驱动方法,采用本发明提供的增程式汽车的驱动方法,实现了车辆行驶在学校、医院和住宅区等对噪音有一定要求的低噪音低排放要求场所时,使用第一增程器为驱动电机供电且动力电池配合工作,可以实现低噪音、低排放行驶;在处于郊区等对噪音、排放要求较低的区域时,使用由第二增程器为驱动电机供电且动力电池配合工作;受动力电池的容量和体积的约束,传统增程式汽车的行驶时间较短,而根据路况选择第一增程器或第二增程器配合动力电池工作,可以减少动力电池的充放电次数,降低了动力电池的充放电损耗,延长了增程式汽车的行驶时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增程式汽车的驱动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能源危机及环境污染的现象越来越严重,混合动力汽车已经成为汽车技术开发领域的一种趋势。其中,增程式汽车是传统内燃机汽车转型的一种简单易行的方法。增程式汽车在内燃机汽车的基础上改进了动力系统,增加了增程器、动力电池和驱动电机,通过电机驱动车辆来改善整车的经济性和动力性。在此架构的车型中,汽车运行时,动力电池电量足够时,动力电池驱动电机做纯电模式行驶,满足低排放;当动力电池电量不足时,不需要停车的前提下,增程器并不直接驱动车轮,而是驱动电机运行以满足整车行驶需求。同时,增程器还能给动力电池充电,大大地增加了电动车的续航里程。
然而,世界各地越来越多的市区排放法规更加严苛,尤其是学校、医院等特殊场所附近要求低噪音和低排放,甚至禁止传统的燃油发动机、燃气发动机等行驶。此时燃油发动机、普通的增程器混动系统已无法满足低排放以及低噪音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增程式汽车的驱动方法,能够满足长时间低噪音、低排放的需求。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增程式汽车的驱动方法,增程式汽车包括动力电池、第一增程器、第二增程器和驱动电机,所述第一增程器和所述第二增程器中的一个能够选择性地为所述驱动电机和所述动力电池中的至少一个供电,所述动力电池能够选择性地为所述驱动电机供电;所述第一增程器为清洁能源,驱动方法包括:
在当前路况为车辆处于低噪音低排放要求区域内时,由第一增程器为驱动电机供电且动力电池配合工作,使动力电池的驱动功率与第一增程器的驱动功率之和等于整车需求功率;
在当前路况为车辆未处于低噪音低排放要求区域内时,由第二增程器为驱动电机供电且动力电池配合工作,使动力电池的驱动功率与第二增程器的驱动功率之和等于整车需求功率。
作为上述增程式汽车的驱动方法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在动力电池的电量处于预设高效驱动电量范围内时,与当前路况对应的增程器以与当前车速对应的高效功率工作,以切换至高效驱动模式。
作为上述增程式汽车的驱动方法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若整车需求功率小于与当前车速对应的高效功率,则由与当前路况对应的增程器对动力电池进行充电。
作为上述增程式汽车的驱动方法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在由与当前路况对应的增程器对动力电池进行充电的过程中,在动力电池的电量上升至预设高效驱动最大充电电量时,与当前路况对应的增程器停止工作且由动力电池单独为驱动电机供电,以切换至动力电池单独驱动模式;
所述预设高效驱动最大充电电量等于所述预设高效驱动电量范围的最大值。
作为上述增程式汽车的驱动方法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动力电池单独驱动模式下,若动力电池的电量下降至预设高效驱动最大放电电量,则切换至高效驱动模式,所述预设高效驱动最大放电电量在所述预设高效驱动电量范围内。
作为上述增程式汽车的驱动方法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若整车需求功率等于与当前车速对应的高效功率,则动力电池处于非充电且非放电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未经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2493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