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稻-虾共作系统的水质调控剂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726347.X | 申请日: | 2020-07-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0756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5 |
发明(设计)人: | 李清曼;白娟;焦阳;顾森;陈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通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04 | 分类号: | C02F9/04;C02F1/00;C02F1/28;C02F1/66 |
代理公司: | 武汉宇晨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2001 | 代理人: | 黄瑞棠 |
地址: | 430072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种稻 虾共作 系统 水质 调控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稻‑虾共作系统的水质调控剂及其制备方法,涉及水产养殖领域的调控剂。本调控剂的组分及重量百分比:1)主要组分:大分子天然有机物:2~5%;含铝矿物:40~45%;含钙矿物:20~25%;酸性盐:5~10%;2)附加组分:粘合剂:5~20%;发泡物:0.1~0.5%;水分:5~15%。本调控剂能大幅降低稻虾共作时水体中的有机质、营养物质和重金属,增加水体溶氧,提升水质,为小龙虾的健康生长发育创造条件,保障稻虾共作系统的经济效益。与传统施加材料式治理方式相比,本调节剂对水质改善的效率高,生态环保,无环境风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产养殖领域的调控剂,尤其涉及一种稻-虾共作系统的水质调控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稻虾共作系统是近十多年快速发展起来的一种稻田综合利用模式。由于经济效果好,管理简单,该模式深受农民喜爱。但随着大量高蛋白饲料的投加,小龙虾排泄物的累积,以及大量滥用消毒剂、抗生素等药物等,加速了养殖水体恶化,特别在每年的春节,气温回升,大量丝状藻暴发、死亡,消耗水体中大量溶氧,造成水体溶氧不足,严重影响小龙虾的生长和发育。
目前改善稻虾共作系统水质的方法分为物理方法、化学方法和生物方法。物理方法包括使用增氧装置增加水体溶氧,通过曝气溢岀有害气体;或者施加吸附剂降低水体有机物和有毒物质含量以改善水质。化学方法如使用杀藻剂(如硫酸铜)、絮凝剂、沉淀剂(如硫酸铝钾、硫代硫酸钠)等降低水体中的有机物含量。生物方法是通过施加有益菌,如芽孢杆菌可以分解有机物,光合菌可以降低水体中亚硝酸盐和硫化氢含量。但是每种有益菌都有不同的生存环境,如光合菌见光繁殖,芽孢杆菌需要溶氧丰富,乳酸菌产生有机酸而改变水体pH,使用时需要兼顾多种有益菌的环境要求。
如何快速、高效调节水质,使其达到小龙虾养殖的要求,已成为稻虾共作系统持续应用的关键。发展趋势是要求用量小,效率高,调节水质的成本低,无环境风险,施工工艺便捷,无需特殊专业施工设备,非专业技术人员可进行直接操作,便于广泛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针对稻-虾共作系统的水质变化特点与要求,提供一种稻-虾共作系统的水质调控剂及制备方法,该水质调控剂可以抑制稻田营养物质向水体释放,降低水体营养物质,控制丝状藻的生长;同时,降低水体的化学耗氧量,使水体有机质、氨氮、亚硝酸盐、重金属含量大幅降低,增加水体溶氧,使水质达到小龙虾健康生长的要求。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一种稻-虾共作系统的水质调控剂(简称调控剂)
1、组分及重量百分比
调控剂的组分包括主要组分和附加组分
1)主要组分
大分子天然有机物:2~5%;
含铝矿物:40~45%;
含钙矿物:20~25%;
酸性盐:5~10%;
2)附加组分
粘合剂:5~20%;
发泡物:0.1~0.5%;
水分:5~15%。
组分的科学验证:
各组分的下限之和为77.1,小于100%;
各组分的上限之和为120.5,大于100%;
每一组分下限加其它组分上限之和应大于100%,每一组分上限加其它组分下限之和应小于100%。
2、各组分的功能:
大分子天然有机物:比表面积大,吸附力强,对水体中的有机质和重金属等都有很好的吸附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通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通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2634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透析液用超洁净高阻隔膜袋
- 下一篇:一种蚯蚓烘干后倾斜式磨粉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