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云原生程序开发与部署的代码编辑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726585.0 | 申请日: | 2020-07-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5769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30 |
发明(设计)人: | 崔润兴;王玉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8/33 | 分类号: | G06F8/33;G06F8/41;G06F8/61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刘雪萍 |
地址: | 215100 江苏省苏州市吴***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原生 程序 开发 部署 代码 编辑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云原生程序开发与部署的代码编辑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代码开发完成后,检查是否配置部署信息;若否,构建镜像的文本文件和软件包模板,若是,将代码、构建镜像的文本文件、软件包模板上传至应用集群服务器;执行构建镜像的文本文件编译应用镜像,并将应用镜像通过软件包模板发布至容器化的应用集群。提高开发人员的开发效率,减少国产化云原生软件开发人员的操作步骤,缩短开发周期。可以有效减少开发人员从开发到云原生环境测试的步骤,提高开发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代码编辑器设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云原生程序开发与部署的代码编辑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在云原生的大浪潮下,大量应用从传统环境迁移到云原生环境,同时随着国产化的普及,非X86架构的服务器的使用场景更加广泛。随之而来的便是,多架构环境的切换对开发人员提出了更高的技术要求,在开发以及部署操作上,步骤更加繁琐。因此,缩减开发流程,减少开发人员的部署测试步骤,成了多架构以及云原生环境开发需要面临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多架构环境的切换对开发人员提出了更高的技术要求,在开发以及部署操作上,步骤更加繁琐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云原生程序开发与部署的代码编辑方法及装置。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方面,本发明技术方案提供一种基于云原生程序开发与部署的代码编辑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代码开发完成后,检查是否配置部署信息;
若否,则构建镜像的文本文件和软件包模板;
若是,则将代码、构建镜像的文本文件、软件包模板上传至应用集群服务器;
执行构建镜像的文本文件编译应用镜像,并将应用镜像通过软件包模板发布至容器化的应用集群。在代码开发阶段,需要云环境测试验证程序的时候,一键发布应用到测试环境。本方法可以有效减少开发人员从开发到云原生环境测试的步骤,提高开发效率。
进一步的,检查是否配置部署信息的步骤具体包括:
检查是否选择CPU架构,若否,选择CPU架构,若是,根据选择的CPU架构判断是否使用已保存的容器化的应用集群的连接配置,若是,选择容器化的应用集群的连接配置,否则,新建容器化的应用集群的连接配置并保存,执行步骤:选择容器化的应用集群的连接配置。如果已有保存过的连接配置,可以不做任何修改,如果没有连接配置,或对连接配置想做更改,新建或修改连接配置;
进一步的,若已选择CPU架构的步骤包括:
根据选择的CPU架构判断是否使用已保存的构建镜像的文本文件,若是,选择构建镜像的文本文件,否则,新建构建镜像的文本文件并保存,执行步骤:选择构建镜像的文本文件。不同CPU架构使用的基础镜像不同,甚至使用的命令也略有差别,所以不同的架构一般会对应不同的构建镜像的文本文件,此构建镜像的文本文件可以复用上次保存过的构建镜像的文本文件,也可以新建构建镜像的文本文件;
根据选择的CPU架构判断是否使用已保存的软件包模板,若是,选择软件包模板,否则,新建软件包模板并保存,执行步骤:选择软件包模板。
进一步的,点击一键部署,部署动作会切换至后台进行,开发人员可以继续代码开发工作,当部署完成后,编辑器会提示开发人员的部署结果,成功或失败;将代码、构建镜像的文本文件、软件包模板上传至应用集群服务器的步骤之前包括:
将当前代码打上标签符号;
连接容器化的应用集群的连接配置,若连接失败,输出提示信息;
连接成功后,将代码、构建镜像的文本文件、软件包模板上传至应用集群服务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2658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