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效的稻谷烘干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726956.5 | 申请日: | 2020-07-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2932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7 |
发明(设计)人: | 俞国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俞国锋 |
主分类号: | F26B20/00 | 分类号: | F26B20/00;F26B1/00;F26B11/16;F26B17/20;F26B21/00;F26B21/04;F26B21/08;F26B23/04;F26B25/00;F26B25/02;F26B25/04;B07B1/2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2367 浙江省绍兴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效 稻谷 烘干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效的稻谷烘干装置,包括过滤箱、烘干箱、螺旋输料管和安装架,所述安装架内部的底端设置有螺旋输料管,且所述安装架的顶端设置有烘干箱,所述烘干箱内部与螺旋输料管内部之间通过导管连通,且所述烘干箱内部的底端均设置有第二加热管,所述第二加热管内壁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一安装槽,且所述第一安装槽内部均设置有活动槽,且所述第一安装轴的两侧设置有第二安装槽,所述烘干箱顶端的一侧设置有过滤箱,且所述过滤箱顶端设置有进料口。本发明通过弧形板上下移动的同时发生自身来回转动,从而使得稻谷均匀受热,提高了烘干效率及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稻谷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高效的稻谷烘干装置。
背景技术
我国是稻作历史最悠久、水稻遗传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浙江河姆渡、湖南罗家角、河南贾湖出土的炭化稻谷证实,中国的稻作栽培至少已有7000年以上的历史,是世界栽培稻起源地之一,随着现代农业科学技术的发展, 先进的稻谷增产技术在广大农村得到了推广应用,稻谷的安全储藏的关键在于降低稻谷中的水分含量,以减少霉变的发生。目前,我国一些稻谷加工厂已经从人工晾晒降低稻谷中水分的传统方法向机械化烘干方式转变,现有的稻谷烘干装置,无法实现均匀受热,从而降低了烘干效率及质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的稻谷烘干装置,通过弧形板上下移动的同时发生自身来回转动,从而使得稻谷均匀受热,提高了烘干效率及质量,解决了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效的稻谷烘干装置,包括过滤箱、烘干箱、螺旋输料管和安装架,所述安装架内部的底端设置有螺旋输料管,且所述安装架的顶端设置有烘干箱,所述烘干箱内部与螺旋输料管内部之间通过导管连通,且所述烘干箱内部的底端均设置有第二加热管,所述第二加热管内壁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一安装槽,且所述第一安装槽内部均设置有活动槽,所述活动槽一侧延伸至第一安装槽外侧并横向设置有第一安装轴,且所述第一安装轴的两侧设置有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一安装轴的顶端设置有第一加热管,且所述第一安装轴的两端设置有第一齿轮,所述烘干箱内部的顶端对称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齿轮相匹配的第一齿条,所述烘干箱顶端的一侧设置有过滤箱,且所述过滤箱顶端设置有进料口。
优选的,所述活动槽内侧均设置有第二齿条,所述烘干箱正面的两侧均设置有第四驱动电机,且所述第四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延伸至活动槽内部并设置有与所述第二齿条相匹配的第二齿轮。
优选的,所述第一安装轴与所述活动槽之间通过轴与轴承的配合构成转动连接,且所述第一安装轴与所述弧形板之间焊接。
优选的,所述进料口内部的下端横向设置有安装板,且所述安装板内部对称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内部设置有活动条,所述安装板顶端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固定套,且所述固定套内部竖向设置有第三齿条,且所述第三齿条顶端延伸至固定套外侧并设置有第二安装条,所述第二安装条与活动条之间连接有挡料板,所述固定套一侧设置有第三驱动电机,所述第三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延伸至固定套内部并设置有第三齿轮,且所述第三齿轮呈“半圆形”设置。
优选的,所述过滤箱内部通过第一安装条横向设置有第二安装轴,且所述第二安装轴外侧对称设置有安装杆,所述安装杆上均匀设置有多个凸块,所述过滤箱顶端的中央位置处设置有第一驱动电机,且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端通过皮带轮机构与第二安装轴的中间位置处连接。
优选的,所述过滤箱内壁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二安装槽,且所述第二安装槽内部通过弹簧设置有活动块,所述活动块之间横向设置有过滤网。
优选的,所述烘干箱一侧设置有冷凝槽,且所述冷凝槽下端的一侧与烘干箱内部连通,所述冷凝槽内部设置有冷凝器,且所述冷凝槽内部的顶端设置有抽气风扇,所述冷凝槽的顶端通过导管延伸至烘干箱内部的顶端并设置有安装管,且所述安装管上均匀设置有多个喷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俞国锋,未经俞国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2695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