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卫星互联网随遇接入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0727531.6 | 申请日: | 2020-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8470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3 |
发明(设计)人: | 吉旭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宇蓝程(北京)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昆宇蓝程(西安)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7/185 | 分类号: | H04B7/185;H04L29/06 |
代理公司: | 北京贵都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49 | 代理人: | 李新锋 |
地址: | 100089 北京市海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卫星 互联网 接入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卫星互联网随遇接入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卫星网管系统、汇聚交换机、接入交换机、主站调制解调器、远端站调制解调器;所述卫星网管系统通过本地有线网络连接汇聚交换机;所述汇聚交换机通过本地有线网络连接若干台接入交换机;所述接入交换机通过本地有线网络连接若干台主站调制解调器;所述主站调制解调器通过卫星无线链路连接若干台远端站调制解调器。本发明利用多个前向扫描波束固定驻留或者弹性驻留方式实现控制信道全空域覆盖;接入节点通过激活M个阵元形成返向全景固定波束,用于承载接入申请消息、寻呼响应消息、业务申请消息等,利用多个返向全景固定波束实现控制信道同时全空域覆盖。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卫星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卫星互联网随遇接入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航天技术的快速发展,立方星等小型卫星得到快速发展与部署,以商业、侦察等用途为主的中小型航天器系统多采用星座部署式的系统架构,空间操控管理对象急剧增多。传统的地面主导计划接入模式将面临巨大压力,暴露出工作效率低、实时性不强、故障发现和应急抢救不及时等方面的问题,严重影响到网络的运行效率。在该应用场景下,需建立一种适应大航天时代的灵活接入模式,提升测控通信网络运行效率。
此外,随着新型智能用户平台的技术发展,卫星平台将会向在轨自主管理的方向发展(如0.3m分辨率光学成像卫星),催生出天地协同任务驱动模式。在该模式下,星上自主判断卫星运行是否正常,出现异常后卫星主动发起回传,实时向用户中心提供平台运行的综合态势信息,以减少地面人工判断和管理的工作量;除了星上自主健康管理,卫星亦可根据侦察、遥感等数据量承载情况,主动发起业务服务申请,将数据及时卸载并回传至用户中心;用户除了为自身数据传输任务需求直接提出数据传输使用申请,也可实现多个用户目标协同应用,即由某一个用户目标提出其他用户目标协同工作的使用需求,通过测控通信系统向相应协同工作用户目标发送任务计划,调用数传资源支持其业务数据的传输。但是,目前传统计划接入并不支持天地协同任务驱动模式。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可以解决上述问题的卫星互联网随遇接入系统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卫星互联网随遇接入系统,其不仅可以降低星载设备复杂度,还能提高接入实时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卫星互联网随遇接入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卫星网管系统、汇聚交换机、接入交换机、主站调制解调器、远端站调制解调器;所述卫星网管系统通过本地有线网络连接汇聚交换机;所述汇聚交换机通过本地有线网络连接若干台接入交换机;所述接入交换机通过本地有线网络连接若干台主站调制解调器;所述主站调制解调器通过卫星无线链路连接若干台远端站调制解调器;工作时,首先远端站调制解调器开机;步骤二:远端站调制解调器内嵌的网管代理软件通过网管信道向网管系统发起设备接入认证请求;步骤三:网管系统查询本地数据库,比对远端站调制解调器预先注册登记过的身份信息进行身份认证;步骤四:若认证失败,则判断该远端站调制解调器为非法设备,禁止入网,通信过程终止,转步骤十一;步骤五:若认证通过,网管系统为远端站调制解调器分配卫星频点资源和主站调制解调器,并分别向主站调制解调器和远端站调制解调器下发通信参数;步骤六:主站调制解调器和远端站调制解调器接收参数,进行参数校验,然后进行参数配置;步骤七:远端站调制解调器和关口站调制解调器开始建立业务链路;步骤八:网管系统向对应的接入交换机发送ACL流过滤策略和流重定向命令;步骤九:业务数据传输;步骤十:通信结束,网管系统回收通信资源;步骤十一:流程结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宇蓝程(北京)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昆宇蓝程(西安)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昆宇蓝程(北京)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昆宇蓝程(西安)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2753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