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快速拆除斜拉桥上部结构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727766.5 | 申请日: | 2020-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5132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30 |
发明(设计)人: | 端茂军;李壮壮;宋粲;魏洋;陈一玮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林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E01D24/00 | 分类号: | E01D24/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37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快速 拆除 斜拉桥 上部 结构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桥梁拆除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快速拆除斜拉桥上部结构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划分梁段;(B)确定钢管桩(1)尺寸及入土深度;(C)梁体适当位置钻孔;(D)钢管桩下沉至指定深度;(E)释放斜拉索并拆除梁段;(F)吊运梁段至指定处。本发明中,优化了斜拉桥上部结构拆除的施工顺序,通过钢管桩(1)临时支撑,避免了斜拉桥上部结构拆除过程中可能出现梁体侧向倾覆的情况,保证了拆除过程中梁体的稳定性,确保了施工过程的安全,缩短了施工工期,提高了施工效率,降低了施工成本,可以在实际工程中推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快速拆除斜拉桥上部结构的方法,属于桥梁拆除施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斜拉桥又称斜张桥,是将主梁用许多拉索直接拉在桥塔上的一种桥梁,是由承压的塔、受拉的索和承弯的梁体组合起来的一种结构体系。其可看作是拉索代替支墩的多跨弹性支承连续梁。其可使梁体内弯矩减小,降低建筑高度,减轻了结构重量,节省了材料。斜拉桥制作工艺成熟、跨越能力很好,因此多用于跨越大江大河且不会影响通航,对改善我国交通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随着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交通运输量也大幅的增长,人们对桥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部分桥梁因为设计寿命、交通规划部署、自身病害等等原因需要拆除或者重建,其中斜拉桥占据其中一部分。在拆除斜拉桥上部结构施工过程中,一般采用爆破或者机械凿除的方法,但是这些方法往往会产生较大的噪音严重影响当地居民生活,同时施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扬尘对环境造成巨大污染、施工后产生很多建筑垃圾,清理工作极为艰巨且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金钱。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快速拆除斜拉桥上部结构的方法。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
本发明提供一种快速拆除斜拉桥上部结构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划分梁段:按照梁体浇筑时的各个节段的接缝位置作为割线将既有桥梁划分成若干梁段,同时确定各个梁段的吊运顺序;
(B)确定钢管桩(1)尺寸及入土深度:根据梁体节段的长度计算出梁体的质量,根据桥梁所处位置的地质条件及梁体的质量及施工荷载、人员及风力荷载计算出钢管桩的入土深度;
(C)梁体适当位置钻孔:根据梁体的节段长度,在桥梁纵、横方向根据钢管桩的尺寸钻孔;
(D)钢管桩下沉至指定深度:钢管桩通过梁体钻的孔下沉至计算的入土深度,梁体顶部露出一定尺寸的钢管桩,使用腹板加肋的H型钢(3)作为分配梁,在腹板加肋的H型钢和梁体上开孔,使用临时固定结构(2)将腹板加肋的H型钢与梁体连接成整体,在释放斜拉索后梁体及其他荷载均施加在钢管桩上,在释放斜拉索后梁体及其他荷载均施加在钢管桩上;
(E)释放斜拉索并拆除梁段:先释放步骤(D)中固定好梁段对应的斜拉索,然后拆除梁段;
(F)吊运梁段至指定处:按照步骤(A)确定的各个梁段吊运顺序使用浮吊或者吊车进行吊运,首先将钢丝绳穿过梁段上钻出的钻孔并与浮吊或者吊车固定好,然后将梁体吊运到指定处,重复上述过程直至所有梁段全部吊运结束。
所述的一种快速拆除斜拉桥上部结构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C)在梁体上钻孔的机具为混凝土钻孔机或混凝土取芯机;孔的数量根据梁段的纵向、横向的尺寸及钢管桩的尺寸合理取值及分布。
所述的一种快速拆除斜拉桥上部结构的方法,步骤(D)中沉桩的设备为打桩机。
所述的一种快速拆除斜拉桥上部结构的方法,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快速拆除斜拉桥上部结构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D)中临时固定结构(2)由精轧螺纹钢筋(3)、螺帽(4)和垫片(5)组成。
所述的一种快速拆除斜拉桥上部结构的方法,步骤(D)中采用腹板加肋的H型钢作为分配梁,腹板加肋的H型钢(6)与梁体使用临时固定结构(2)连接,使得两者形成一个整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林业大学,未经南京林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2776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