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γ放射源照射器及中转倒源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728302.6 | 申请日: | 2020-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9901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0 |
发明(设计)人: | 李磊;蹇源;陈潇驰;庞元龙;李忠宝;李林波;周涛;伍晓利;李宗军;刘建勇;王怀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核物理与化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21K5/04 | 分类号: | G21K5/04 |
代理公司: |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专利中心 51210 | 代理人: | 张晓林 |
地址: | 621999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放射源 照射 中转 装置 | ||
1.一种γ放射源照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γ放射源照射器包括分体式屏蔽组件、光阑(8)、快门(9)、源棒(4)和屏蔽塞(2);
所述的屏蔽组件外形为平放的倒角圆柱体,该屏蔽组件包括通过螺栓连接的后屏蔽体(1)和前屏蔽体(6);所述的屏蔽组件于水平方向中部贯通,从后到前分别设有源通道(11)、源仓(3)和束流通道(7);所述的屏蔽塞(2)从屏蔽组件的后端封堵源通道(11);所述的源棒(4)置于源通道(11)和源仓(3)中;所述的快门(9)置于前屏蔽体(6)中;所述的光阑(8)置于前屏蔽体(6)外侧,与前屏蔽体(6)相接;所述的束流通道(7)为锥形,顶点与源仓(3)的中心重合;所述的屏蔽组件、源通道(11)、源仓(3)、束流通道(7)、快门(9)和光阑(8)于水平方向轴线重合;
所述的源棒(4)包括源包壳(12)、源棒杆(13)、设置于源棒杆(13)后端内侧的内螺纹(14)和设置于源棒杆(13)后端外侧的外螺纹(15),所述的源包壳(12)至于源棒杆(13)的前端;所述的源棒(4)依靠外螺纹(15)固定在源通道(11)上;所述的源包壳(12)为不锈钢质,内放置有放射源,放射源的中心与源仓(3)重合;所述的外螺纹(15)和内螺纹(14)为反丝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γ放射源照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光阑(8)的上部有金属杆,通过金属杆及照射器上部的电机驱动光阑(8)在竖直方向运动;所述的光阑(8)材质为钨合金,具有非对称结构,下部呈“L”型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γ放射源照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后屏蔽体(1)的外壳为不锈钢,内芯为铅;所述的前屏蔽体(6)为不锈钢外壳、钨合金内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γ放射源照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快门(9)的下端有金属杆,与照射器下部的电机连接,电机通过金属杆驱动快门(9)转动,实现放射源的开启和屏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γ放射源照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快门(9)为钨合金球阀。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γ放射源照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源仓(3)为球形结构;所述的源仓(3)和束流通道(7)的壁为低原子序数的铝合金。
7.一种适用于前述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γ放射源照射器的中转倒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转倒源装置包括推杆(17)、中转容器屏蔽体(16)及开设于所述中转容器屏蔽体(16)内的通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中转倒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转容器屏蔽体(16)为圆柱体形,通孔的中轴线与中转容器屏蔽体(16)的中轴线重合;所述的推杆(17)可沿着通孔移动。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中转倒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推杆(17)前端设有与源棒(4)的内螺纹(14)相匹配的外螺纹;推杆(17)的后端为手柄,使得操作人员可操作推杆(17);推杆(17)手柄的前端有屏蔽块(10),用于遮挡通孔,以阻挡辐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核物理与化学研究所,未经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核物理与化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28302.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