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镍包碳纤导电胶及其固化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010728453.1 | 申请日: | 2020-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2947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4 |
发明(设计)人: | 刘诚;陈殷;陈节文;安闯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中欧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J187/00 | 分类号: | C09J187/00;C09J11/04;C09J9/02;C08G81/02;C08F220/18;C08F220/06;C08F220/20;C08F220/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燕罗街道***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镍包碳纤 导电 及其 固化 工艺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镍包碳纤导电胶及其固化工艺,包括环氧树脂、镍粉、乙烯基乙醚、壬基酚、钛酸盐偶联剂、丙烯酸、丙烯酸羟丙酯、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丁酯、丙烯酸异辛酯、过氧化苯甲酰与正丁醇、金属盐、氢氧化钠和碳纤维,其特征在于:所述镍包碳纤导电胶的制作流程包括如下步骤:1)将丙烯酸、丙烯酸羟丙酯、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丁酯、丙烯酸异辛酯、过氧化苯甲酰与正丁醇按照1:1.5:1.5:2:1:1.2:1.8的比例混合均匀,2)将镍粉通过自动研磨机进行研磨粉碎,3)将金属盐溶于去离子水,滴入浓硝酸,再次滴入钛酸酯与稀释剂,并将其进行搅拌、干燥和烧结。简而言之,本申请技术方案利用优秀的优化方案,解决了传统导电胶存在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导电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镍包碳纤导电胶及其固化工艺。
背景技术
导电胶是一种同时具备导电性能和粘结性能的胶黏剂,它可以将多种导电材 料连接在一起,使被连接材料间形成导电通路,它是通过将导电填料填充在有机 聚合物基体中,从而使其具有与金属相近的导电性能,与普通导电聚合物不同的 是,导电胶要求体系在储存条件下具有流动性,通过加热或其他方式可以发生固 化,从而形成具有一定强度的连接,由此可见,设计出一种镍包碳纤导电胶及其 固化工艺,对于目前导电胶领域来说是迫切需要的。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镍包碳纤导电胶及其固化工艺,以解 决现有技术传统导电胶存在的问题。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镍包碳纤导电胶及其固化工艺,包括环氧树脂、镍粉、乙烯基乙醚、壬 基酚、钛酸盐偶联剂、丙烯酸、丙烯酸羟丙酯、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丁酯、 丙烯酸异辛酯、过氧化苯甲酰与正丁醇、金属盐、氢氧化钠和碳纤维,所述镍包 碳纤导电胶的制作流程包括如下步骤:
1)将丙烯酸、丙烯酸羟丙酯、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丁酯、丙烯酸异辛 酯、过氧化苯甲酰与正丁醇按照1:1.5:1.5:2:1:1.2:1.8的比例混合均匀,将 四口烧瓶的外侧安装好相应的搅拌器、冷凝管、温度计和滴液漏斗,上述混合 液加入三分之一至四口烧瓶的内部,并将其升温至108℃通过冷凝管回流,在 混合液起粘一小时时间,将环己酮配置的纳米氧化硅分散液与剩余的三分之二 混合液进行混合,并控制其在2小时缓慢滴入四口烧瓶内部,将制得的液体在 100℃保温2小时,随后将其冷却至50℃后加入用丁酮稀释的环氧树脂并反应 0.5小时,在其降温之后,加入乙酸丁酯稀释,得到改性的环氧树脂;
2)将镍粉通过自动研磨机进行研磨粉碎,并且在其研磨过程中添加与镍粉 等量的氧化硅颗粒,将去除氧化硅的研磨镍粉通过筛分机控制在200目,重复 上述流程直至镍粉的粒径达标;
3)将金属盐溶于去离子水,滴入浓硝酸,再次滴入钛酸酯与稀释剂,并将 其进行搅拌、干燥和烧结,将得到的烧结物分散在氢氧化钠的水溶液中进行 24-72小时的反应,反应结束之后对其降温、保温后进行洗涤至中性,得到钛 酸盐偶联剂;
4)将上述流程中得到的改性环氧树脂升温至250℃,并保持1小时,添加 环氧树脂五分之一量的上述镍粉颗粒至保温的环氧树脂溶液中,通过自动搅拌 器进行搅拌,加入上述流程制备的钛酸盐偶联剂,并在控制温度在180℃搅拌1 小时,最后在其中添加乙烯基乙醚和壬基酚进行搅拌;
5)将上述流程最终制得的产品进行150℃保温6小时,最后在其中添加片状 的碳纤维,其量控制在镍粉的三分之一,将所得胶状产品搅拌1小时,最后自然 冷却将至室温,并对其进行封装。
进一步,上述流程中制备的导电胶在常温情况下为胶质状态,将导电胶均匀 涂抹在标的物的表面,将其放置在烘箱内部,控制在100℃将其加热固化,待其 固化后再进行间断加热,并且每次加热的温度呈现递减形式。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中欧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中欧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2845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