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组合式救生浮杆在审
申请号: | 202010728705.0 | 申请日: | 2020-07-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4262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8 |
发明(设计)人: | 熊毅恒 | 申请(专利权)人: | 熊毅恒 |
主分类号: | B63C9/00 | 分类号: | B63C9/00;F16B7/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70200 海南省海口*** | 国省代码: | 海南;4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组合式 救生 | ||
本发明涉及救生装备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组合式救生浮杆,包括A浮杆、B浮杆及浮杆固定桩,所述A浮杆设有顶部浮杆、漂浮板和下部浮杆,所述B浮杆的顶部设有连接件,连接件内设有内螺丝口,所述A浮杆顶部浮杆的外表面设有凹凸状条纹,这样方便溺水者用手抓住A浮杆顶部浮杆,所述A浮杆顶部浮杆的底部设有比浮杆大一些,具有更大浮力的漂浮板,所述浮杆固定桩埋入地里面,A、B浮杆插入浮杆固定桩内,A浮杆下部浮杆的底部设有外螺丝口,通过与B浮杆顶部连接件内的内螺丝口连接形成组合式救生浮杆。所述A浮杆顶部浮杆、漂浮板、下部浮杆及B浮杆的内部都设有若干个独立、封闭的空间,本发明构思新颖、独特,实用性很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救生装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组合式救生浮杆。
背景技术
目前众多的溺水都是发生在人迹稀少的非游泳区域,其特点为,都是在江河边、水塘边因岸边地势突变造成失足落水,又因为落水现场没有救生工具,往往一人落水造成多名救援人员一起溺水,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组合式救生浮杆。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组合式救生浮杆,将组合式救生浮杆放置于人迹稀少的江河、水塘边,针对许多溺水都是发生在离岸边不远的地方,当有人溺水时,施救人员只要将岸边放置的组合式救生浮杆取下置于溺水者的上部,溺水者抓住组合式救生浮杆,就可以将溺水者救起,针对不同情况,施救人员也可以抓住组合式救生浮杆下水将溺水者抓住,由岸上施救人员将组合式救生浮杆收回,把下水施救人员及溺水者拖到安全地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组合式救生浮杆,包括A浮杆、B浮杆及浮杆固定桩,所述 A浮杆设有顶部浮杆、漂浮板和下部浮杆,所述B浮杆的顶部设有连接件,连接件内设有内螺丝口。
进一步的,所述A浮杆顶部浮杆的外表面设有凹凸状条纹,这样方便溺水者用手抓住A浮杆顶部浮杆。
进一步的,所述A浮杆顶部浮杆的底部设有比浮杆大一些,具有更大浮力的漂浮板,这样溺水者抓住组合式救生浮杆的顶部浮杆后有足够的浮力支撑溺水者浮在水面上。
进一步的,所述浮杆固定桩埋入地里面,A、B浮杆插入浮杆固定桩内,A浮杆下部浮杆的底部设有外螺丝口,通过与B浮杆顶部连接件内的内螺丝口连接形成组合式救生浮杆。
进一步的,所述A浮杆顶部浮杆、漂浮板、下部浮杆及B浮杆的内部都设有若干个独立、封闭的空间。
本发明提出的组合式救生浮杆,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根据不同的距离使用A浮杆或由A浮杆与B浮杆连接而成的组合式救生浮杆,将组合式救生浮杆布置在人迹稀少的江河及水塘边,可以及时、有效地对溺水者进行救援,杜绝因一人落水,多人溺毙的悲惨事件发生,不能让那些奋不顾身跳入水中救援落水者的英雄成为悲剧的代名词。本发明构思新颖、独特,实用性很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组合式救生浮杆的构成图;
图中:1、A浮杆;2、B浮杆;3、浮杆固定桩;4、顶部浮杆;5、漂浮板;6、下部浮杆;7、外螺丝口;8、连接件;9、内螺丝口;
具体实施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如图1所示,一种组合式救生浮杆,包括A浮杆1、B浮杆2及浮杆固定桩3,所述A浮杆设有顶部浮杆4、漂浮板5和下部浮杆6,所述B浮杆2的顶部设有连接件8,连接件8内设有内螺丝口9。所述A浮杆顶部浮杆的外表面设有凹凸状条纹,这样设置方便溺水者用手握住顶部浮杆。
所述A浮杆1顶部浮杆4的底部设有比浮杆大一些,具有更大浮力的漂浮板5,这样溺水者抓住组合式救生浮杆的顶部浮杆4后有足够的浮力支撑溺水者浮在水面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熊毅恒,未经熊毅恒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2870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