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实验用防止海洋微生物体系扰动的取样及培养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0729163.9 | 申请日: | 2020-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4843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7 |
发明(设计)人: | 刘丽华;魏雪芹;金光荣;袁嫄;赵永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12M1/36 | 分类号: | C12M1/36;C12M1/38;C12M1/26;C12M1/00 |
代理公司: | 广州科粤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001 | 代理人: | 周友元;莫瑶江 |
地址: | 51064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实验 防止 海洋 微生物 体系 扰动 取样 培养 装置 | ||
1.一种实验用防止海洋微生物体系扰动的取样及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动力固定装置、取样/注气固定装置、培养取样装置、电动注气装置、电动取样装置、装置壳体、气体循环及真空吸放增压装置;培养取样装置位于装置壳体下方,其上设置有气体瓶、取样瓶和微生物培养瓶;动力固定装置位于装置壳体上方,用于将电动注气装置分别定位在气体瓶和海洋微生物培养瓶处,将电动取样装置分别定位在微生物培养瓶和取样瓶处;电动注气装置用于从气体瓶抽取气体并注入到微生物培养瓶;电动取样装置用于从微生物培养瓶抽取上清液并注入到取样瓶;取样/注气固定装置用于固定电动注气装置和电动取样装置;气体循环及真空吸放增压装置用于控制装置壳体内的气体环境;
动力固定装置包括伺服电缸、电缸杆固定圆盘、气缸、取样/注气固定装置卡槽和受力金属体;电缸杆固定圆盘顶面中心与伺服电缸的电缸杆连接,并在伺服电缸的驱动下升降位移,气缸为多个,沿周向均匀安装在电缸杆固定圆盘底面,取样/注气固定装置卡槽和受力金属体的数量与气缸相一致,受力金属体固定在电缸杆固定圆盘底面,取样/注气固定装置卡槽用于卡紧取样/注气固定装置,其设置在气缸的气缸杆端部,并在气缸的驱动下沿受力金属体往返位移;
培养取样装置包括培养装置底盘、培养瓶固定底座、取样/气体瓶固定底座、金属保温外壁、金属保温内壁、金属保温盖板和培养瓶固定杆;金属保温外壁和金属保温内壁竖直设置在培养装置底盘上,围成环形的金属保温腔,培养瓶固定底座用于放置微生物培养瓶,沿周向均匀分布在金属保温腔中,金属保温腔与水浴循环装置相连,以调节微生物培养瓶的温度,培养瓶固定底座采用透光性材质,其下方镶嵌可拆卸的变频冷光灯管,以调节微生物培养瓶的光照条件,取样/气体瓶固定底座沿周向均匀分布在金属保温外壁外侧的培养装置底盘上,用于固定取样瓶或气体瓶,金属保温内壁中间位置横向安装培养瓶固定杆,培养瓶固定杆末端设置卡扣式松紧带,用以固定微生物培养瓶,防止在取样及注气过程中培养瓶产生晃动,金属保温腔体的上方设置金属保温盖,金属保温盖上设置有与微生物培养瓶相对应的取样器取样口,取样器取样口配套有活动保温盖;
所述的取样/注气固定装置包括装置固定腔体、装置固定杆、针头固定腔体和针头固定盖;装置固定腔体的上端设置有与取样/注气固定装置卡槽相配合的取样/注气固定装置卡扣,装置固定杆的上端固定在取样/注气固定装置卡扣的底面,用于与电动注气装置或电动取样装置相接的下端伸缩设置,针头固定腔体位于装置固定腔体的下方,装置固定腔体和针头固定腔体均为半圆柱形腔体,针头固定腔体侧面设置有针头固定腔卡槽,针头固定盖为半圆柱形盖子并具有磁性 ,侧面设置有与针头固定腔卡槽相配合的针头固定腔卡扣,当针头固定盖与针头固定腔体贴合时,构成闭合的圆柱形针头固定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验用防止海洋微生物体系扰动的取样及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装置固定杆包括外杆、内杆、内置弹簧、螺纹固定扣和固定硅胶垫;外杆上端固定在取样/注气固定装置卡扣底面,内置弹簧和内杆位于外杆内部,内置弹簧上端与外杆顶面连接,下端与内杆上端连接,内杆下端伸出外杆与固定硅胶垫相连,螺纹固定扣连接在外杆下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验用防止海洋微生物体系扰动的取样及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培养瓶固定底座呈倒圆锥形,内部采用阶梯圆形设计,以满足不同尺寸的微生物培养瓶的底部固定,培养瓶固定底座的底部开槽,便于循环水的流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验用防止海洋微生物体系扰动的取样及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金属保温外壁上方设置摄像头更换口,其内镶嵌可拆卸式摄像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验用防止海洋微生物体系扰动的取样及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动注气装置包括真空孔、活塞和储气腔;真空孔位于电动注气装置上方,内部连接储气腔,外部通过气体管道与气体循环及真空吸放增压装置相连,通过气体循环及真空吸放增压装置的压力变化驱动活塞在储气腔中的往复运动,实现储气腔中气体的定量吸入与排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29163.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获取双晶晶界能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提升柳编躺椅接触凉感的处理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