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PVC管材的加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730036.0 | 申请日: | 2020-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7277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3 |
发明(设计)人: | 彭琦 | 申请(专利权)人: | 彭琦 |
主分类号: | B24B9/00 | 分类号: | B24B9/00;B24B9/20;B24B27/00;B24B41/06;B24B47/06;B24B55/06;B29D23/00 |
代理公司: | 深圳科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585 | 代理人: | 钟斌 |
地址: | 2460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pvc 管材 加工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PVC管材加工技术领域的一种PVC管材的加工方法,包括固定支撑底座、夹持机构和磨削机构,磨削机构固定连接在固定支撑底座上,夹持机构设置在磨削机构内部右侧;本发明通过支撑机构和夹持机构对PVC管进行夹持固定,使PVC管的打磨端处于同一平面上,使PVC管打磨端部时更为平整均匀,不会出现打磨不到的现象,磨削机构使对PVC管端部和其端部边缘处进行打磨,有效去除PVC管端部及其边缘处的毛刺,间接提高了PVC管材的加工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PVC管材加工领域,具体为一种PVC管材的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聚氯乙烯,英文简称PVC,是氯乙烯单体在过氧化物、偶氮化合物等引发剂,或在光、热作用下按自由基聚合反应机理聚合而成的聚合物,PVC材料主要用于生产PVC管材。
PVC管在生产加工过程中需要对其切割,切割后的管件端部和端部的边缘处都会产生毛刺,需要利用打磨装置对PVC管的管口进行打磨,但目前PVC管的打磨装置只对管件正端面进行打磨,对PVC管件的端部边缘的毛刺清理不彻底,并且在打磨过程中,PVC管的打磨处与固定PVC管的位置相距较远,管件端部容易产生下坠,造成打磨的端面不整齐,造成打磨不彻底,影响PVC管材的加工质量。
基于此,本发明设计了一种PVC管材的加工方法,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PVC管材的加工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了目前PVC管的打磨装置只对管件正端面进行打磨,对PVC管件的端部边缘的毛刺清理不彻底,并且在打磨过程中,PVC管的打磨处与固定PVC管的位置相距较远,管件端部容易产生下坠,造成打磨的端面不整齐,造成打磨不彻底,影响PVC管材的加工质量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PVC管材的加工方法,该方法的具体步骤为:
S1.将熔融塑化的物料导入正向旋转模芯,物料经正向旋转模芯顺向挤压形成管材的内层管体,并使内层管体通过旋转定型套进行初步定型;
S2.将初步定型的内层管体牵引至反向旋转模芯,将熔融塑化的物料导入反向旋转模芯,通过反向旋转模芯使内层管体的外周包覆一层熔融的物料,形成管材的外层管体,并通过旋转定型套对外层管体进行初步定型,获得PVC管材;
S3.将PVC管材进行牵引拉出,再印上对应厂家标志,将PVC管材进行切割,切割成需要的长度;
S4.对PVC管材切割端部进行打磨,打磨后捆扎包装,完成PVC管材的加工;
其中,步骤S4的打磨装置包括固定支撑底座、夹持机构和磨削机构,所述磨削机构固定连接在固定支撑底座上,所述夹持机构设置在磨削机构内部右侧;
所述夹持机构包括固定底座,所述固定底座下部固定连接在固定支撑底座顶部,所述固定底座左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圆环,所述固定底座内表面左右均固定连接有弧形块,所述固定底座与弧形块之间滑动连接有调节环,所述调节环右端面等距转动连接有四个第一连杆,四个所述第一连杆均转动连接有第一转杆,且其均转动连接有夹爪,每个所述夹爪夹持面均为与待加工PVC管件外表面配合的弧形面,每个所述第一转杆均滑动连接有第一矩形滑槽,每个所述第一矩形滑槽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四个所述固定块左端固定连接在固定圆环右端面,两个所述弧形块顶部固定矩形固定块,所述矩形固定块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导向环,四个所述夹爪均穿过固定导向环与其滑动连接,所述调节环外表面一侧固定连接有弧形齿条,所述固定支撑底座顶面固定连接有两个支撑立柱,两个所述支撑立柱中间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中部固定连接有齿轮,所述齿轮与弧形齿条啮合,所述第一转轴左端固定连接有驱动所述第一转轴旋转的动力机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彭琦,未经彭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3003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