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分流器壳体保护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730263.3 | 申请日: | 2020-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9449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6 |
发明(设计)人: | 刘正礼;许亮斌;张新平;盛磊祥;张伟国;刘书杰;李彬;刘健;李朝玮;逄淑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中海石油深海开发有限公司;中海油研究总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21/00 | 分类号: | E21B21/00;E21B17/1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瑞方达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14 | 代理人: | 张秋红 |
地址: | 10001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分流器 壳体 保护装置 | ||
1.一种分流器壳体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套设在隔水管(60)外的扶正装置(10)和防磨衬套(20),所述扶正装置(10)和所述防磨衬套(20)在进入所述分流器壳体(50)之前预连接;
所述防磨衬套(20)包括使所述防磨衬套(20)在所述壳体内轴向限位的限位凸缘(21),以及对壳体内壁进行保护的衬套本体(22),所述限位凸缘(21)设于所述衬套本体(22)的一端,并自所述衬套本体(22)外壁沿径向向外延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流器壳体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正装置(10)和所述衬套本体(22)之间通过至少一个在剪切力作用下被剪断的剪切销钉(30)预连接,至少两个所述剪切销钉(30)在所述衬套本体(22)上沿周均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流器壳体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水管(60)与所述扶正装置(10)固定连接,所述扶正装置(10)和所述衬套本体(22)之间间隙配合,所述衬套本体(22)和所述分流器壳体(50)之间过盈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分流器壳体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正装置(10)为套设在所述隔水管(60)外的扶正柱,所述扶正柱的外径小于所述衬套本体(22)内径。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分流器壳体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正装置(10)包括套设在所述隔水管(60)外的中心套筒(11)以及至少两个在所述中心套筒(11)外对称设置的扶正片(12),所述中心套筒(11)与所述扶正片(12)固定连接,多个所述扶正片(12)沿所述中心套筒(11)外壁均布。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分流器壳体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扶正片(12)上设有至少一个所述剪切销钉(30),所述衬套本体(22)通过所述剪切销钉(30)与所述扶正片(12)预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流器壳体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器壳体(50)保护装置还包括回收所述防磨衬套(20)的回收机构(40),所述回收机构(40)的底部通过限位装置(41)与所述隔水管(60)抵接,所述限位装置(41)与所述隔水管(60)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分流器壳体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收机构(40)为直径小于所述分流器壳体(50)内径、大于所述衬套本体(22)内径的平面状回收机构(40)。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分流器壳体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收机构(40)包括回收底面(42)以及围设在所述回收底面(42)周围的回收侧壁(43),所述回收侧壁(43)设于所述回收底面(42)上并朝向所述防磨衬套(20)方向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分流器壳体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衬套本体(22)还包括设有至少一个设于所述衬套本体(22)外壁的凸起(23),所述凸起(23)底面为与所述回收侧壁(43)配合抵接的回收端面(221),所述回收端面(221)至所述衬套本体(22)底面距离与所述回收侧壁(43)高度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中海石油深海开发有限公司;中海油研究总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中海石油深海开发有限公司;中海油研究总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30263.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