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特异性结合RANKL靶向治疗药物的抗体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010731112.X | 申请日: | 2020-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0819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03 |
发明(设计)人: | 林长征;叶才果;何婉玲;谭淑洁;黄玉芳;王笑非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安普泽生物医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K16/42 | 分类号: | C07K16/42;C12N15/13;G01N33/68;G01N33/577;A61K39/395;A61P19/10;A61P35/04 |
代理公司: | 广州新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100 | 代理人: | 刘婉 |
地址: | 510730 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特异性 结合 rankl 靶向 治疗 药物 抗体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特异性结合RANKL靶向治疗药物的抗体,所述抗体由2条相同的重链和2条相同的轻链组成,其中所述重链的可变区具有三个抗原决定簇区域,所述重链的可变区的抗原决定簇区域的氨基酸序列选自如SEQ ID NO.7‑SEQ ID NO.15所示的氨基酸序列;所述轻链的可变区具有三个抗原决定簇区域,所述轻链的可变区的抗原决定簇区域的氨基酸序列选自如SEQ ID NO.16‑SEQ ID NO.24所示的氨基酸序列。本发明的抗体能够与地舒单抗特异性结合,并且各抗体之间不存在竞争关系,从而有效、准确地检测血清中地舒单抗的浓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化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特异性结合RANKL靶向治疗药物(如地舒单抗和/或其类似物)的抗体、抗体组合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地舒单抗(Denosumab)是美国安进公司生产的用于抗骨质疏松和抗骨癌转移的单克隆抗体,该抗体可以特异性结合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eceptor activator ofnuclear factor kappa-B ligand,RANKL),从而阻断RANKL与其膜受体RANK的结合,阻断RANKL-RANK在破骨细胞中的信号转导活化信号。
双抗体夹心法是指将一对已知抗原的非竞争性抗体依次与抗原结合,该抗原可以是蛋白、多肽或抗体,使得形成“抗体-待检测抗原-抗体”的“夹心”状态。当加入酶偶联的底物后,发生显示反应/信号变化,通过读取吸光值/信号变化来反应被检测的蛋白的浓度,所以被称为双抗体夹心法。双抗体夹心法如果用ELISA方法进行,则称为ELISA双抗体夹心法。在临床检验中,双抗体夹心法通常用于检验各种蛋白质、抗体等大分子抗原,例如HBsAg、HBeAg、AFP、hCG等。这种双位点夹心法具有很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通常可以达到ng级水平;而且可以将受检标本和酶标抗体一起保温反应,作一步检测。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以上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能够与RANKL靶向治疗药物特异性结合、从而有效并准确检测血清中RANKL靶向治疗药物浓度的抗体。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特异性结合RANKL靶向治疗药物的抗体,所述抗体由2条相同的重链和2条相同的轻链组成,其中所述重链的可变区具有三个抗原决定簇区域,所述重链的可变区的抗原决定簇区域的氨基酸序列选自如SEQ ID NO.7-SEQ IDNO.15所示的氨基酸序列;所述轻链的可变区具有三个抗原决定簇区域,所述轻链的可变区的抗原决定簇区域的氨基酸序列选自如SEQ ID NO.16-SEQ ID NO.24所示的氨基酸序列。
优选地,所述RANKL靶向治疗药物包括但不限于地舒单抗。
所述抗体优选是通过小鼠免疫方法得到的鼠源单克隆抗体。
优选地,所述重链的可变区的氨基酸序列选自如SEQ ID NO.1-SEQ ID NO.3所示的氨基酸序列,所述轻链的可变区的氨基酸序列选自如SEQ ID NO.4-SEQ ID NO.6所示的氨基酸序列。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所述重链的可变区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所述轻链的可变区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4所示。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所述重链的可变区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所述轻链的可变区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5所示。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所述重链的可变区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3所示,所述轻链的可变区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6所示。
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试剂盒,其含有所述抗体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地,该试剂盒还包括洗涤液、显色液、RANKL靶向治疗药物标准品和终止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安普泽生物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安普泽生物医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3111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