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输出轴测扭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731320.X | 申请日: | 2020-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8236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7 |
发明(设计)人: | 聂建豪;行峰涛;余索远;冯磊;段兵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发湖南动力机械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L3/10 | 分类号: | G01L3/10 |
代理公司: | 长沙智嵘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11 | 代理人: | 刘宏 |
地址: | 412002 湖南省株***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输出 轴测扭 方法 | ||
1.一种输出轴测扭方法,用于测量发动机输出轴的输出扭矩和输出功率,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将扭矩测量装置安装于发动机机匣上;
根据发动机机匣上布置扭矩测量机构的位置将输出轴分为前输出轴(1)和后输出轴(2),且前输出轴(1)和后输出轴(2)均为空心轴结构;
将基准轴(3)的固定端从前输出轴(1)的连接端伸入前输出轴(1)内并固定,而基准轴(3)的自由端则位于前输出轴(1)的连接端外,通过将后输出轴(2)的连接端与前输出轴(1)的连接端相连接,使前输出轴(1)和后输出轴(2)的连接处之间构成沿径向布设的间隙槽(6);
将后输出轴(2)与动力涡轮转子连接,将前输出轴(1)与传动系统连接,通过动力涡轮转子带动输出轴转动,使输出轴与基准轴(3)之间发生相对扭转,通过扭矩测量装置测得输出轴与基准轴(3)之间的相对扭转角度,进而根据输出轴与基准轴(3)之间的相对扭转角度确定输出轴的输出扭矩和输出功率;
前输出轴(1)与后输出轴(2)的连接处沿径向设有第一测扭齿(4),基准轴(3)的自由端设有用于从间隙槽(6)伸出的第二测扭齿(5),
通过扭矩测量装置测得第一测扭齿(4)和第二测扭齿(5)之间的相对位置变化,从而测得输出轴与基准轴(3)之间的相对扭转角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出轴测扭方法,其特征在于,
多个间隙槽(6)沿输出轴的周向等距排布,第一测扭齿(4)、间隙槽(6)以及第二测扭齿(5)三者一一对应布设。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出轴测扭方法,其特征在于,
前输出轴(1)的连接端设有前安装盘,后输出轴(2)的连接端设有后安装盘,多个第一测扭齿(4)沿周向均匀布设于前安装盘和/或后安装盘上;
通过连接件将前安装盘与后安装盘连接,以使前安装盘与后安装盘之间形成用于安装基准轴(3)的自由端的安装腔,且相邻的两个第一测扭齿(4)之间形成间隙槽(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出轴测扭方法,其特征在于,
扭矩测量装置采用扭矩传感器(12),第一测扭齿(4)和第二测扭齿(5)均采用励磁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输出轴测扭方法,其特征在于,测得输出轴与基准轴(3)之间的相对扭转角度,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记录第一测扭齿(4)和第二测扭齿(5)之间的角度为安装初始角;
通过动力涡轮转子带动输出轴和基准轴(3)转动,使第一测扭齿(4)和第二测扭齿(5)经过扭矩传感器12时切割磁力线而产生感生电势,根据第一测扭齿(4)经过时产生电势的周期与第二测扭齿(5)经过时产生电势的周期之间的时间间隔,测得输出轴和基准轴(3)转动过程中的第一测扭齿(4)和第二测扭齿(5)之间的角度,输出轴和基准轴(3)转动过程中的第一测扭齿(4)和第二测扭齿(5)之间的角度;
输出轴和基准轴(3)转动过程中的第一测扭齿(4)和第二测扭齿(5)之间的角度与安装初始角之间的偏差角度即为转动过程中基准轴(3)与输出轴之间产生的相对扭转角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出轴测扭方法,其特征在于,
基准轴(3)的固定端和前输出轴(1)上沿径向开设有相匹配的定位孔,通过连接件与定位孔过盈配合,以将基准轴(3)的固定端与前输出轴(1)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出轴测扭方法,其特征在于,
前输出轴(1)上设有第一安装边,通过第一压紧螺母将第一轴承(8)的内圈沿轴向压紧固定于第一安装边上,第一轴承(8)的外圈固定于发动机机匣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出轴测扭方法,其特征在于,
后输出轴(2)上设有第二安装边,通过第二压紧螺母将第二轴承(9)的内圈沿轴向压紧固定于第二安装边上,第二轴承(9)的外圈固定于发动机机匣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出轴测扭方法,其特征在于,
前输出轴(1)通过花键结构(10)传动系统连接,后输出轴(2)通过法兰盘(11)与动力涡轮转子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发湖南动力机械研究所,未经中国航发湖南动力机械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31320.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地暖安全接地的接线方法
- 下一篇:一种生产利普司他汀的培养基及其使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