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压缩机补气装置以及压缩机在审
申请号: | 202010731355.3 | 申请日: | 2020-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5287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30 |
发明(设计)人: | 蔡俊勇;朱伟;侯平;丁学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凌达压缩机有限公司;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C29/12 | 分类号: | F04C29/12;F04C29/00;F04C18/356 |
代理公司: | 北京细软智谷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471 | 代理人: | 谭承世 |
地址: | 519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压缩机 补气 装置 以及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压缩机补气装置以及压缩机,涉及压缩机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的压缩腔内压力较高而导致冷媒回流,气体容易从补气口处泄漏,压缩机能效较低的技术问题。该压缩机补气装置包括气缸和补气组件;气缸上设置有安装通道,安装通道能与压缩机的压缩腔相连通;补气组件包括推力件和补气管,至少补气管滑动安装于安装通道内,补气管的两端分别与压缩机的滚子以及所述推力件相抵接;在滚子转动过程中,在所述推力件的作用下,所述补气管的至少部分区段能伸缩进出压缩机的压缩腔。该压缩机包括压缩机本体和压缩机补气装置。本发明用于提供一种可以防止冷媒回流泄漏,保证压缩机能效的压缩机补气装置以及压缩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压缩机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压缩机补气装置以及设置该压缩机补气装置的压缩机。
背景技术
如今旋转式压缩机大多为单缸无增焓的压缩机,在吸气温度十多度时传统的空调能达到较理想的制冷效果,而在中东热带等气候较为恶劣的地方,吸气温度较高,空调系统能效水平往往较差,制冷量低且功率较高。为解决上述缺陷,现有技术在空调系统中增加闪蒸器并设置补气口,将空调冷凝器中低温液体转化为低温气体通过所述补气口注入到泵体内部,能有效降低泵体内部的温度,增加空调系统的制冷量,从而提升其能力能效水平。然而,本申请人发现,增加了闪蒸器的压缩机在工作时,由于出现压缩机的压缩腔内压力较高而导致冷媒回流,气体容易从补气口处泄漏,以及补气口位置设置不合理导致压缩机能效低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压缩机补气装置以及设置该压缩机补气装置的压缩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压缩机的压缩腔内压力较高而导致冷媒回流,气体容易从补气口处泄漏,压缩机能效较低的技术问题。本发明诸多技术方案中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能产生的诸多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的压缩机补气装置,包括气缸以及补气组件;其中,
所述气缸上设置有安装通道,所述安装通道能与压缩机的压缩腔相连通;所述补气组件包括推力件和补气管,至少所述补气管滑动安装于所述安装通道内,所述补气管的两端分别与压缩机的滚子以及所述推力件相抵接,所述补气管上设置有补气通道,所述补气通道的气流入口与所述安装通道相连通;在滚子转动过程中,在所述推力件的作用下,所述补气管的至少部分区段能伸缩进出压缩机的压缩腔,使所述补气通道的气流出口位于所述压缩腔内或位于所述安装通道内。
在优选或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补气通道包括沿所述补气管轴向开设的进气孔和沿所述补气管径向开设的出气孔,所述进气孔的气流入口位于所述补气管上靠近所述推力件的一端,所述进气孔的气流出口与所述出气孔相连通。
在优选或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出气孔与所述补气管远离所述推力件的端部之间存在距离。
在优选或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补气管外径尺寸为D≥d+2,其中d为进气孔内径;且d2≥2Φ2,其中Φ为出气孔内径。
在优选或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补气通道包括在所述补气管外表面沿所述补气管轴向设置的通气槽,所述通气槽远离所述推力件的端部与所述补气管远离所述推力件的端部之间存在距离。
在优选或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推力件为压缩弹簧,所述安装通道包括弹簧孔和滑动孔,所述压缩弹簧设置于所述弹簧孔内,所述补气管与所述滑动孔之间为间隙配合。
在优选或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压缩机补气装置还包括吸气管和连接管,所述连接管将所述吸气管与所述安装通道相连通,所述推力件远离所述补气管的一端与所述连接管的部分区段抵接。
在优选或可选的实施例中,在所述气缸上设置有至少两个所述安装通道,每个所述安装通道内均分别设置有一个所述补气组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凌达压缩机有限公司;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珠海凌达压缩机有限公司;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3135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