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换热器及具有该换热器的风冷热泵机组有效
申请号: | 202010731462.6 | 申请日: | 2020-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2853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31 |
发明(设计)人: | 徐志强;张洪亮;李林;谢吉培;赵雷;张捷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海尔智家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B30/06 | 分类号: | F25B30/06;F25B39/00;F25B43/00;F25B47/00 |
代理公司: | 青岛联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1 | 代理人: | 李升娟 |
地址: | 266101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换热器 具有 风冷 机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换热器及风冷热泵机组,所述换热器包括换热器本体和分液装置,所述分液装置包括:外筒体,其上形成有气液进口、液相出口和气相出口;气液分离腔,形成在所述外筒体内部,其顶部形成有出气口,且所述气液分离腔与所述气液进口及所述液相出口连通;回气腔,形成在所述外筒体内部,与所述气液分离腔通过所述出气口连通,所述回气腔还与所述气相出口连通;固定部,形成在所述外筒体上,用于将所述分液装置固定在所述换热器本体上;所述换热器本体包括相互独立的上部管路和下部管路,所述上部管路经所述液相出口与所述气液分离腔连通,所述下部管路经所述气相出口与所述回气腔连通。本发明的换热器通过结构的设计,提高了换热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空气调节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换热器及具有该换热器的风冷热泵机组。
背景技术
风冷热泵机组等能够实现制热功能的空调系统,在制热状态下,利用作为蒸发器的换热器中流动的液态制冷剂的吸热蒸发,吸收环境中的热量,实现热交换。
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空调系统中的压缩机输出的高温高压气态制冷剂输入到作为冷凝器的换热器中,制冷剂放热,冷凝为气液两相制冷剂。因此,流入到作为蒸发器的换热器中的制冷剂为气液两相混合状态。因为气态制冷剂几乎不能再吸热蒸发,使得换热器换热效率低。而且,由于气态制冷剂的体积比液态制冷剂的体积大很多,两相的制冷剂进入到换热器中,液态制冷剂在气态制冷剂的包围下,很难进行充分吸热蒸发,造成换热器的整体换热性能和换热效率下降。
为解决上述问题,现有技术的常规解决方法是利用分配器将气液两相的制冷剂进行充分混合,尽可能地使得气态制冷剂和液态制冷剂混合均匀后再进入到换热器进行热量的交换。该方案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换热效率,但是,一方面,不管设计多么精良的分配器,都难以将气液两相的制冷剂均匀地分配到换热器中,导致换热器换热不均匀,换热性能差,且对分配器的结构设计要求较高;另一方面,虽然进行了气液的均匀混合,仍不能保证液态制冷剂充分吸热蒸发,换热效率仍不能达到最佳状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换热器,通过对换热器的结构进行设计,提高换热器的换热性能。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换热器,包括换热器本体,还包括有分液装置,所述分液装置包括:
外筒体,在所述外筒体上形成有气液进口、液相出口和气相出口;
气液分离腔,形成在所述外筒体内部,其顶部形成有出气口,且所述气液分离腔与所述气液进口及所述液相出口连通;
回气腔,形成在所述外筒体内部,与所述气液分离腔通过所述出气口连通,所述回气腔还与所述气相出口连通;
固定部,形成在所述外筒体上,用于将所述分液装置固定在所述换热器本体上;
所述换热器本体包括相互独立的上部管路和下部管路,所述上部管路经所述液相出口与所述气液分离腔连通,所述下部管路经所述气相出口与所述回气腔连通。
如上所述的换热器,所述气液分离腔内设置有导向件,所述导向件形成有螺旋通道,从所述气液进口进入的两相制冷剂经过所述导向件及所述螺旋通道,液态制冷剂经所述导向件从所述液相出口流出,气态制冷剂经所述出气口排出。
如上所述的换热器,所述导向件包括导向柱和盘绕于所述导向柱的螺旋导向叶片,所述导向柱在所述气液分离腔内竖向设置。
如上所述的换热器,所述导向柱从所述气液分离腔的底部向所述气液分离腔的顶部延伸,所述导向柱的低端固定在所述气液分离腔的底部,所述导向柱的顶端靠近但不接触所述出气口。
如上所述的换热器,所述气液分离腔内还形成有导液板,所述导液板位于所述螺旋导向叶片和所述液相出口之间,用于将所述螺旋导向叶片上的液态制冷剂导向所述液相出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海尔智家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青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海尔智家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3146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