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快速探测成品锂离子电池焊接处损伤的系统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731553.X | 申请日: | 2020-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6306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05 |
发明(设计)人: | 胡江生;韩笑;李凡群;王海伦;王勇;张厚泼;王鹏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万向一二三股份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385 | 分类号: | G01R31/385;G01N27/00;H01M10/48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 |
地址: | 311215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快速 探测 成品 锂离子电池 焊接 损伤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快速探测成品锂离子电池焊接处损伤的系统及方法,系统包括采集模块,所述采集模块经过数据传输模块与终端相连,同时数据传输模块与数据库相连。方法包括:将锂电池接入采集模块;对锂电池进行充放电采集电压、电量数据并传输;接收采集数据并绘制曲线图进行分析;若充放电过程中电压突变则判定锂电池电芯极耳处发生断裂;发出警报同时记录锂电池状况。上述技术方案对电池进行充放电,采集充放电数据并绘制充放电容量与电压曲线图,自动分析曲线图并将分析结果通知工作人员,对锂电池焊接处进行高效可靠的检测,检测过程中没有对极耳二次损伤,避免锂电池焊接处损伤导致电池质量问题,产生安全隐患。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锂电池检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快速探测成品锂离子电池焊接处损伤的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锂电池在制作完成之后会进行各种性能检测,包括短期性能如:容量,电压,内阻;长期性能如:循环寿命,存储;安全性能如:振动,冲击。在对锂电池进行上述性能测试的过程中,常常发生电池容量,电压,内阻异常等情况。
有资料显示,通过失效分析,锂电池极耳断裂是发生上述异常的原因之一,目前极耳焊接处断裂多发生于电芯测试后,此时无法直接观察到极耳处断裂情况,现有检测焊接断裂的方法是
1.采用人工拆解电池,并通过肉眼观察极耳有无断裂。
2.采用CT和X-ray检测,获得影像,通过分析判断极耳是否断裂。
针对常用方法1:通过工程师在通风橱内对电池进行人工手动拆解,此方法有以下缺陷:
1.人工拆解锂电池复杂且强度大,平均6包/小时,效率低;
2.拆解过程中电解液对人体伤害大,且锂电池易发生起火,不安全;
3.拆解过程中易对极耳二次损伤,无法准确判断极耳断裂的原因;
4.拆解电池后电池完全破坏,无法进行其他性能测试。
针对常用方法2:采用CT和X-ray检测,常用的检测设备较先进,检测成本高,检测效率低,对于企业实现难度高。
所以业内缺少简单、快捷、有效的检测方法,因此,提供一种快速无损探测极耳焊接断裂的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
中国专利文献CN110571401A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极耳超声波焊接方法及极耳焊接保护方法”。采用了将锂电池电芯的极耳(1)焊接到汇流排(2)上,在焊接过程中,在所述的极耳(1)和汇流排(2)的接合面之间,插入弹性片(4),并深入到焊接点位置。上述技术方案不可避免地需要将对电池进行拆解,步骤繁琐,耗时长,且拆解过程中容易导致极耳破损。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原有的检测锂电池焊接损伤需要拆卸,步骤繁琐,耗时长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快速探测成品锂离子电池焊接处损伤的系统及方法,对电池进行充放电,采集充放电数据并绘制充放电容量与电压曲线图,自动分析曲线图并将分析结果通知工作人员,对锂电池焊接处进行高效可靠的检测,检测过程中没有对极耳二次损伤,避免锂电池焊接处损伤导致电池质量问题,产生安全隐患。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
一种快速探测成品锂离子电池焊接处损伤的系统,包括采集模块,所述采集模块经过数据传输模块与终端相连,同时数据传输模块与数据库相连。工作时,采集模块采集锂电池数据传输到终端进行分析,将分析结果通知工作人员实现锂电池焊接处损伤的检测并将所有数据传输到数据库进行存储。
作为优选,所述的采集模块包括电压采集模块和电量采集模块,电压采集模块、电量采集模块与数据传输模块相连。电压采集模块和电量采集模块采集锂电池的电压及充放电电量,通过数据传输模块进行传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万向一二三股份公司,未经万向一二三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3155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