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重散热的箱式变电站在审
申请号: | 202010731776.6 | 申请日: | 2020-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6945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0 |
发明(设计)人: | 陈榕;陈惠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泉州亿力电气技术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B1/56 | 分类号: | H02B1/56;H02B1/28;H02B1/46;H02B1/50;H02B7/06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362010 福建省泉州市洛江***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重 散热 箱式 变电站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重散热的箱式变电站,包括箱式变电站、一对电机和蓄水箱,所述箱式变电站的上端开设有多个散热口,所述箱式变电站外对称设有一对侧面吸热器;所述电机通过下端的支座固定在所述箱式变电站内,所述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一散热风扇;其中,所述箱式变电站分为安装腔和控制腔,所述安装腔内对称安装有一对散热水箱,所述散热水箱与所述进水管相连通,所述控制腔内设有两个散热板,所述散热板上开设有多个散热孔。由于上述结构的设置,使本发明具有在变电站工作时避免箱式变电站主体内部的电器元件高温损坏,保证工作的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箱式变电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重散热的箱式变电站。
背景技术
变电站是指电力系统中对电压和电流进行变换,接受电能及分配电能的场所。在发电厂内的变电站是升压变电站,其作用是将发电机发出的电能升压后馈送到高压电网中。在变电站的建造场地上,由原来的全部敞开式户外变电站,逐步出现了户内变电站和一些地下变电站,变电站的占地面积与原来的敞开式户外变电站相比缩小了很多。而其中的箱式变电站是常用的一种变电站,设备的运行状况是否正常,取决于设备的声音是否正常,有无异常的气味,触及允许接触的设备温度是否正常,而现有的变电站内的散热效果不佳。
因此,急需对变电站内部的散热效果进行提升。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多重散热的箱式变电站,能够有效避免箱式变电站主体内部电器元件高温损坏,保证工作的稳定性,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多重散热的箱式变电站,包括:
箱式变电站,所述箱式变电站通过下端设置的支撑底座所固定,所述箱式变电站与所述支撑底座之间等距间隔设有多个立柱,所述箱式变电站的上端开设有多个散热口,多个散热口均呈倾斜设置,所述箱式变电站外对称设有一对侧面吸热器;
一对电机,一对电机对称设置在所述箱式变电站的内部,所述电机通过下端的支座固定在所述箱式变电站内,所述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一散热风扇;
蓄水箱,所述蓄水箱安装在所述箱式变电站的顶部,且所述蓄水箱通过一对进水管与所述箱式变电站的上端相连通;
其中,所述箱式变电站通过下端安装的分隔板分割为两部分,包括安装腔和控制腔,所述安装腔的容积大于所述控制腔的容积,所述安装腔内对称安装有一对散热水箱,所述散热水箱与所述进水管相连通,所述控制腔内设有两个散热板,两个散热板呈平行间隔设置,一对电机与两个散热板均容纳在所述控制腔中,且所述散热板位于所述电机的上端,所述散热板上开设有多个散热孔。
进一步地,所述分隔板上规则开设有多个通孔,多个通孔均为圆孔。
进一步地,所述箱式变电站的下端设有多个进气通道和一对防尘板,多个进气通道均呈倾斜设置,一对防尘板对称设置在所述箱式变电站的下端,且多个进气通道均容纳在一对防尘板中。
更进一步地,所述防尘板通过支架设置于所述箱式变电站的外侧。
进一步地,所述箱式变电站的上端还安装有多个挡板,多个挡板均呈倾斜设置在所述箱式变电站上,且所述挡板与所述散热口的倾斜方向相反。
进一步地,所述侧面吸热器上安装有多个大小不等的吸热片。
进一步地,所述散热板上交错设有多个分流板,多个分流板均位于多个散热孔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散热水箱通过多个固定块固定在所述箱式变电站的内侧壁上,所述散热水箱内包括制冷器和制冷管,所述制冷器置于所述散热水箱内的中部,所述制冷管的上端与所述进水管相连通。
更进一步地,所述制冷管的下端与所述散热水箱底部连接的出水管相连通,所述出水管伸出所述箱式变电站的一端连接有一封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泉州亿力电气技术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泉州亿力电气技术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3177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