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微服务架构的服务调度方法及其实现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10731894.7 | 申请日: | 2020-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8089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5 |
发明(设计)人: | 张虎;厉承轩;郭莹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省计算中心(国家超级计算济南中心) |
主分类号: | G06F9/455 | 分类号: | G06F9/455 |
代理公司: | 济南金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19 | 代理人: | 许德山 |
地址: | 250013***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微服 架构 服务 调度 方法 及其 实现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微服务架构的服务调度方法及其实现系统,包括:(1)第一级调度:根据若干台宿主机的资源情况以及待调度的业务应用的基本信息,将不同副本之间有调用关系的子服务调度到相同的宿主机中;(2)第二级调度:在业务应用运行过程中,统计各个子服务之间的调用关系,并根据调用关系系数周期性检查并迁移符合条件的子服务,将调用频繁的子服务迁移到相同的宿主机中。本发明通过两级调度之后,保证业务应用服务的子服务调度到适合的宿主机中,最终达到在满足业务应用服务高可用的前提下,尽量将有调用关系的子服务调度到同一台宿主机中,减少跨服务器和跨区域调用带来的时间延迟,提高子服务之间调用的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微服务架构的服务调度方法及其实现系统,更具体的说,尤其涉及一种微服务架构下满足服务高可用的前提下提高多服务协同工作性能的调度方法及其实现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Docker为代表的容器虚拟化技术的不断成熟以及DevOps文化的兴起,微服务的概念不断深入人心,并且被广泛的应用到各个领域。微服务的架构通过将传统的单体应用服务拆分为一组子服务来实现功能和解决方案的解耦。每一个子服务都可以独立、多副本部署,占用单独的进程并且仅完成一个特定的业务功能。通过将单体应用服务进行微服务化的处理,能够提高服务整体的容错性,提高资源的利用率,提升服务的开发、测试、部署、升级的效率。但由于微服务架构下,每一个服务都被拆为了若干个子服务,在复杂的多服务协同工作的场景下,如何有效的将子服务调度到不同资源运行,并且保证服务整体的高可用性和服务与服务之间协同工作的高性能将是微服务发展所面临的一个非常大的挑战。
目前,微服务框架下实现服务的高可用性,主要是部署多个子服务的副本,并且每个子服务副本被调度到不同的服务器上,从而保证服务整体的高可用性;微服务架构下实现服务的高性能,通常是为子服务设置负载均衡或API网关,通过将不同的请求分流到不同的子服务上来提高请求的响应速度。在只有一个单体应用服务的情况下,上述方法能够较好的实现服务的高可用及高性能。但是,在复杂的多服务相互调用、协同工作的场景下,如果还是简单地将各服务的不同子服务调度到不同的服务器上,并且给各子服务增加一层负载均衡或API网关,不仅增加了负载均衡和API网关转发的时间和资源开销,还会导致不同服务之间的子服务在相互调用过程中出现跨服务器、甚至跨数据中心调用的情况,这样会降低子服务之间协同工作的性能,从而降低整个业务应用的性能。
通过以上对现有微服务调度方法的概述可以看出,目前的服务调度方法基本是单独考虑自服务的高可用性和服务的高性能,并不能有效的兼顾子服务的高可用和整个业务应用的高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克服上述技术问题的缺点,提供了一种微服务架构下的兼顾服务高可用及多服务协同性能的调度方法。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调度方法的实现系统。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基于微服务架构的服务调度方法,该方法实现的物理资源环境包括若干台宿主机,待调度的业务应用中包括若干个待调度的副本,每个副本中包括若干服务,每个服务中包括若干子服务;包括步骤如下:
(1)第一级调度:根据若干台宿主机的资源情况以及待调度的业务应用的基本信息,将不同副本之间有调用关系的子服务调度到相同的宿主机中;保证高可用的同时,保证子服务之间调用的性能。
(2)第二级调度:在业务应用运行过程中,统计各个子服务之间的调用关系,并根据调用关系系数周期性检查并迁移符合条件的子服务,将调用频繁的子服务迁移到相同的宿主机中。
本发明通过两级调度之后,保证业务应用服务的子服务调度到适合的宿主机中,最终达到在满足业务应用服务高可用的前提下,尽量将有调用关系的子服务调度到同一台宿主机中,减少跨服务器和跨区域调用带来的时间延迟,提高子服务之间调用的性能。
根据本发明优选的,步骤(1)执行之前,初始化宿主机信息及业务应用的服务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省计算中心(国家超级计算济南中心),未经山东省计算中心(国家超级计算济南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3189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