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有色金属气体全保护焊接车间及其作业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731932.9 | 申请日: | 2020-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9100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1 |
发明(设计)人: | 张万良;龙雷;邹文天;林博群;徐蒙;沈雪;张爱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 |
主分类号: | B23K37/00 | 分类号: | B23K37/00;B01D53/02;B01D53/18;B01D53/86;E04H5/02;F17D1/04;F17D3/01;G01N1/24 |
代理公司: | 无锡华源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28 | 代理人: | 聂启新 |
地址: | 214082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有色金属 气体 保护 焊接 车间 及其 作业 方法 | ||
1.一种有色金属气体全保护焊接车间,其特征在于,包括人员过渡舱、工作车间、生命支持系统、供气系统、真空系统和循环洗气系统,所述人员过渡舱分别与所述工作车间和外部空间连接,工作人员通过所述人员过渡舱进入所述工作车间进行焊接作业,所述工作车间与所述外部空间连接,被焊工件进入所述工作车间进行焊接,所述生命支持系统分别连接所述人员过渡舱和所述工作车间并为所述工作人员提供呼吸气体,所述供气系统分别连接所述人员过渡舱和所述工作车间并提供用于焊接的保护气体,所述真空系统连接所述工作车间,用于对所述工作车间内部抽真空,所述循环洗气系统连接所述工作车间,用于在焊接过程中吸收所述工作车间内部的杂质气体;
所述供气系统包括依次相连的液态保护气杜瓦罐、汽化器和气体膨胀机,所述气体膨胀机的输出端经过总管路分流后分支管路分别连接所述人员过渡舱和所述工作车间,在所述总管路上设有第一阀门,第一分支管路连接所述工作车间并且所述第一分支管路上设有第二阀门,第二分支管路连接所述人员过渡舱并且所述第二分支管路上设有第三阀门,所述保护气体储存在所述液态保护气杜瓦罐中,并经过汽化、降压至常压后输送至所述人员过渡舱和所述工作车间;
所述气体膨胀机还通过联轴器连接所述真空系统,所述气体膨胀机将压缩所述保护气体时产生的储能转换为机械能,并通过所述联轴器带动所述真空系统完成抽真空操作;
所述真空系统包括串联的旋叶式真空泵和罗茨式真空泵,所述罗茨式真空泵连接所述工作车间,所述旋叶式真空泵通过所述联轴器连接所述供气系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色金属气体全保护焊接车间,其特征在于,所述人员过渡舱包括舱体及设置在所述舱体上的人员进出舱门、人员转换舱门和布气管,所述工作人员通过所述人员进出舱门进入所述舱体,通过所述人员转换舱门进入所述工作车间,所述布气管设于所述舱体底部并连接所述供气系统,所述舱体顶部设有第一排气阀,通过气体吹扫置换法实现空气-保护气体的常压气体过渡置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色金属气体全保护焊接车间,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车间包括设备进出舱门、转运平车、桥式起重机、空调及除尘装置、配电及照明设备和舱内焊机,所述被焊工件通过所述设备进出舱门进入所述工作车间,所述转运平车和桥式起重机用于大型被焊工件的转运,所述被焊工件为有色金属构件,所述空调及除尘装置用于维持车间内部温度并清除焊接粉尘,所述配电及照明设备为所述工作车间内的用电设备配电及提供照明,所述舱内焊机放置在焊接工位并对所述被焊工件实现焊接操作,所述工作车间顶部设有第二排气阀;
所述工作车间分别连接所述供气系统和真空系统,通过真空置换法实现空气-真空-保护气体的气体过渡置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色金属气体全保护焊接车间,其特征在于,所述生命支持系统包括全封闭气密防护服、呼吸气体进/排气储罐和进/排气接管,所述呼吸气体进/排气储罐对应连接所述进/排气接管,所述呼吸气体进/排气储罐用于存储空气并收集呼出气体,第一进/排气接管设置在所述工作车间内的操作工位处,第二进/排气接管设置在所述人员过渡舱内,所述全封闭气密防护服连接第一进/排气接管或第二进/排气接管为身着防护服的工作人员提供呼吸气体;
所述生命支持系统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全封闭气密防护服上的应急呼吸装置,若所述呼吸气体进/排气储罐和/或进/排气接管发声异常时,由所述应急呼吸装置为所述工作人员提供呼吸气体。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色金属气体全保护焊接车间,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保护气体为氩气时,所述工作车间要求所述氩气纯度高于99.99%时,真空度应低于10pa。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未经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31932.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