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雾化器的进气结构及雾化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732005.9 | 申请日: | 2020-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0031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5 |
发明(设计)人: | 王向辉;刘桂林;于久江;郑少坚 | 申请(专利权)人: | 凡品思(深圳)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4F40/40 | 分类号: | A24F40/40;A24F40/42;A24F40/1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欣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621 | 代理人: | 葛勤;程光慧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前海深港合作区前***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雾化器 结构 雾化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雾化器的进气结构及雾化装置,所述雾化器的进气结构包括:烟弹,所烟弹内形成有容置空间,且烟弹的两侧分别开设有进气口;雾化芯,所述雾化芯设置于容置空间内,且雾化芯的周壁对应两进气口的位置分别设有进气孔,所述进气口与进气孔正对设置;两进气调节组件,两所述进气调节组件分别设置于烟弹的两侧且与烟弹转动配合,转动时,所述进气调节组件可挡位对应的进气口,以控制外部气流从进气口进入雾化芯。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通过采用双边进气结构,能够提高进气效率及进气的均衡性,提升雾化器的雾化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子烟设备,尤其涉及一种雾化器的进气结构及雾化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的电子烟通常包括主机及与主机配合的雾化器,主机为雾化器供电,雾化器可雾化烟油,以供用户吸食。现有技术中的雾化器大多采用单气孔进行进气,如此,会造成雾化器进气的效率较低,导致烟油雾化效率交叉,影响吸食体验。另外,上述的单气孔进气会导致气流集中于雾化器的一侧,另一侧进气量较少,无法均匀地提供进气气流,影响烟油的雾化效率。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出对目前的电子烟的进气结构进行进一步的改进。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至少一技术问题,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雾化器的进气结构及雾化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雾化器的进气结构,包括:
烟弹,所烟弹内形成有容置空间,且烟弹的两侧分别开设有进气口;
雾化芯,所述雾化芯设置于容置空间内,且雾化芯的周壁对应两进气口的位置分别设有进气孔,所述进气口与进气孔正对设置;
两进气调节组件,两所述进气调节组件分别设置于烟弹的两侧且与烟弹转动配合,转动时,所述进气调节组件可挡位对应的进气口,以控制外部气流从进气口进入雾化芯。
其中,所述进气调节组件包括安装于烟弹一侧的硅胶件,及设置于硅胶件上的调气环;所述调气环的一侧设有通气孔,转动时,所述通气孔可与进气口相通。
其中,所述进气调节组件还包括设置于调气环远离硅胶件一侧的扣手,所述调气环上设有容纳扣手的收纳槽,所述扣手铰接于收纳槽的槽壁。
其中,所述调气环的一侧设有与收纳槽连通的凹部,所述扣手部分伸入凹部。
其中,所述进气调节组件还包括设置于调气环与硅胶件之间的密封圈。
其中,所述烟弹靠近进气调节组件的一侧设有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的槽底设有与进气调节组件转动配合的安装柱。
其中,所述环形凹槽内形成有环形凸条,所述硅胶件部分伸入环形凸条与环形凹槽的槽壁之间。
其中,所述环形凸条与环形凹槽的槽壁围成内槽,所述内槽槽底设有与硅胶件紧接触的挡气凸条,所述进气口位于挡气凸条与环形凸条所围位置,且进气口靠近烟弹底部。
其中,所述通气孔的数量有多个,多个通气孔呈半圆状分布于调气环上。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雾化装置,包括上述的雾化器的进气结构。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主要包括烟弹、雾化芯及两进气调节组件,具体的,雾化芯的周壁形成有两个对称设置的进气孔,烟弹的两侧对应进气孔的位置设有两进气口,两进气调节组件分别设置于烟弹两侧,以控制外部的气流从进气口进入雾化芯内,如此,形成双边进气结构,能够提高进气效率。另外,进入两个进气口的气流分别从两个进气孔直接进入雾化芯内,能够提高进气的均衡性,提升雾化器的雾化效果。再加上,两进气调节组件可分别控制进入外部的气流进入两个进气口,操作方便,可根据用户需求灵活调整进气量,能够提升用户的吸食体验。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凡品思(深圳)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凡品思(深圳)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3200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