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AIS大数据的航道动态仿真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10732211.X | 申请日: | 2020-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8153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25 |
发明(设计)人: | 耿雄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6F30/18 | 分类号: | G06F30/18;G06F30/27;G08G3/00;G06N3/126 |
代理公司: | 广东远胜智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665 | 代理人: | 邹蓝 |
地址: | 100089***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ais 数据 航道 动态 仿真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AIS大数据的航道动态仿真系统,包括航道建立模块、数据处理模块、演化模块和仿真模块,航道建立模块基于电子海图信息建立航道网络CA模型;数据处理模块基于AIS大数据获取指定范围内航道网络中船舶的航行轨迹信息;演化模块用于获取数据处理模块内的船舶的航行轨迹信息,并在航道网络模型中学习且训练CA的动态演化模型参数;仿真模块用于利用演化装置学习后得到的CA的动态演化模型参数,进行搭建内河航道网络仿真的CA模型。总的来说,该基于AIS大数据的航道动态仿真系统获取并利用AIS的实际船舶数据来进行训练CA演化模型,减少与实际船舶行驶行为的误差,提高仿真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大数据处理和航道仿真学习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AIS大数据的航道动态仿真系统。
背景技术
AIS(船舶自动识别系统)是指一种应用于船和岸、船和船之间的海事安全与通信的新型助航系统,能够降低了船舶间碰撞的风险,增强了ARPA雷达、船舶交通管理系统、船舶报告的功能,在电子海图上显示所有船舶可视化的航向、航线、船名等信息,改进了海事通信的功能,提供了一种与通过AIS识别的船舶进行语言和文本通信的方法,使得航海界进入了数字时代。
CA模型(元胞自动机模型)是通过对时间和空间的离散化,建立与一种有效的描述航运网络的时间和空间资源的模型,在航运系统分析中被广泛使用。但是CA模型中包含多种参数,其中包括航道网络的环境参数,元胞自动机演化模型参数等。在现有CA的相关工作中,航道网络的CA模型参数主要是通过人工经验来手动设置的,之所以是基于人工经验来手动设置参数,是因为缺少对真实系统的观测知识,这种方式有可能使得CA模型在演化的结果与实际情况有较大的误差,影响到模型的准确性。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以上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AIS大数据的航道动态仿真系统,获取并利用AIS的实际船舶数据来进行训练CA演化模型,减少与实际船舶行驶行为的误差,提高仿真效果。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包括航道建立模块、数据处理模块、演化模块和仿真模块,航道建立模块基于电子海图信息建立航道网络 CA模型;数据处理模块基于AIS大数据获取指定范围内航道网络中船舶的航行轨迹信息;演化模块用于获取数据处理模块内的船舶的航行轨迹信息,并在航道网络模型中学习且训练CA的动态演化模型参数;仿真模块用于利用演化装置学习后得到的CA的动态演化模型参数,进行搭建内河航道网络仿真的CA模型。
优选的,演化模块的动态演化模型参数学习利用迭代优化算法。
优选地,演化模块内的航段宽度学习算法基于遗传算法。
一种基于AIS大数据的航道动态仿真方法:
S1:航道模块基于电子海图信息建立航道网络CA模型:
G=(V,E)
G为航道网络模型;
其中集合V包括航道网络的所有交叉、分岔口和航道网络的入口以及出口,边集E中包括顶点之间具有直接航道项链的顶点连接关系,即(i,j)∈E,其中i和j为连通航道关系;
S2:数据处理模块基于AIS大数据获取指定范围内航道网络中船舶的航行轨迹信息,并将该数据表格化,其中每个内容之间通过“|”分隔,内容依次为船舶ID信息、时间、经度、纬度、速度、方向以及X,Y和Z方向的加速度;
获取到真实的AIS数据后,便可获得1-T时刻航道网络中的船只数量,表示为N0T,根据AIS数据分析,可测每个航段的流量,设n个航段从1到T时刻的流量为{fi,t,i=1,...,t=1,...,T},从而得到真实数据的各时刻的各航段船舶数量以及n个航段信息的不同时间的流量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所,未经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3221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