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稻育苗盖籽膜的制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733028.1 | 申请日: | 2020-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4482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30 |
发明(设计)人: | 朱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朱林 |
主分类号: | B29D7/01 | 分类号: | B29D7/01;A01G1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凡智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6 | 代理人: | 陈月婷 |
地址: | 151801 黑龙江***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稻 育苗 盖籽膜 制造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稻育苗盖籽膜的制造方法,包括步骤一,研磨;步骤二,合成;步骤三,糙制;步骤四,涂胶;步骤五,粘合;步骤六,卷制;该发明用可降解无纺布的盖籽膜育苗取代了传统土盖和塑料薄膜包覆的育苗方式,不仅避免了土传病害和土传药害等问题,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降低了生产人员的劳动强度,节省了水稻的育苗成本,有利于水稻的大面积育苗,在保水剂和磷肥混拌液中添加耐磨微粉,提高了盖籽膜的耐磨性能,避免了育苗过程中盖膜的破损问题,确保了水稻种籽的正常生长,防止了水稻的减产,保障了生产人员的劳动成果,在盖籽膜降解后也将硅、锌、钾和硼有益元素补充进土壤中,进一步促进了水稻的生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盖籽膜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水稻育苗盖籽膜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水稻是世界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全球约有一半人口以大米作为主食。中国稻作面积约占世界稻作总面积的四分之一,而产量则约为世界稻谷总产量的37%,全国粮食总产量的45%。一般在立春之后,我国的大部分地区就开始着手水稻的育苗准备了。
然而,传统水稻育苗大多采用土盖加塑料薄膜包覆的方式,用土壤和塑料薄膜混合添加保水剂的形式进行育苗,很容易出现土传病害、土传药害和水稻苗床顶盖等问题,导致种籽受损,水稻瞎苗严重,给生产人员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并且土盖方式还需要耗费大量的土资源,大部分取自河道、林地、草原、湿地、农田地表土,因此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土壤取用费时费力,工作效率低、人力成本高,不利于水稻的大面积育苗,同时塑料薄膜大多不易分解,很容易污染环境,废弃后需要回收处理,不可避免的增加了生产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水稻的育苗成本,且塑料薄膜大多不具备耐磨性能,在育苗过程中很容易出现盖膜破损问题,导致部分水稻种籽失水受损,无法正常生长,不可避免的造成了水稻的减产,损害了生产人员的劳动成果。
因此,设计一种水稻育苗盖籽膜的制造方法是很有必要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稻育苗盖籽膜的制造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水稻育苗盖籽膜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研磨;步骤二,合成;步骤三,糙制;步骤四,涂胶;步骤五,粘合;步骤六,卷制;
其中在上述步骤一中,将适量的保水剂投入磨粉机中,研磨至合适的晶粒大小,再经旋风分离器收集后,制得保水剂干粉;
其中在上述步骤二中,将步骤一中制好的保水剂干粉投入混拌机中,并将适量的磷肥混拌液注入混拌机中,将磷肥混拌液喷洒在保水剂干粉的表面,使保水剂干粉充分吸收磷肥混拌液,再加入适量的耐磨微粉,混合搅拌后,制得保水剂合成粉;
其中在上述步骤三中,将适量的农用无纺布放入裁切机上,切成预制形状,再将切好的农用无纺布浸泡在表面活性剂中,一段时间后取出,并用烘干机烘干,制得糙面无纺布;
其中在上述步骤四中,将步骤三中制好的糙面无纺布放置到涂胶机上,并将适量的淀粉胶注入涂胶机中,均匀涂覆在糙面无纺布的表面,制得盖籽膜坯料;
其中在上述步骤五中,将步骤四中制好的盖籽膜坯料放置到布料机上,并将步骤二中制好的保水剂合成粉注入布料机中,均匀铺洒在盖籽膜坯料的表面,粘合后制得盖籽膜半成品;
其中在上述步骤六中,将步骤五中制好的盖籽膜半成品放置到对压机上,压实到合适的厚度,再放置到卷膜机上,对压实后的盖籽膜半成品进行卷制,制得盖籽膜成品。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步骤一中,保水剂选用高分子保水剂,吸水率为15000~20000%。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步骤一中,磨粉机选用中速磨粉机,转速为150~300r/min,加工精度为177~250μ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朱林,未经朱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3302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