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强抗偏移能力的感应式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0733674.8 | 申请日: | 2020-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6491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30 |
发明(设计)人: | 王懿杰;麦建伟;姚友素;孙孟周;张相军;徐殿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J50/12 | 分类号: | H02J50/12;H02M3/28;H02M3/335;H02M1/32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华夏松花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3213 | 代理人: | 杨晓辉 |
地址: | 150001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偏移 能力 感应 无线 电能 传输 系统 | ||
一种具有强抗偏移能力的感应式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属于无线电能传输领域。本发明针对传统的补偿拓扑抗偏移能力差的问题。它的逆变电路输出电压经原边补偿拓扑、松耦合变压器及副边补偿拓扑后,再经整流电路提供给负载;将原边补偿拓扑、松耦合变压器和副边补偿拓扑等效为补偿拓扑受控源模型,得到副边补偿拓扑输出电压与原边补偿拓扑输入电压的比值关系,根据目标比值关系、松耦合变压器的原边线圈自感和副边线圈自感,确定对应于补偿电感L1与补偿电容C1的等效阻抗、对应于原边线圈自感与补偿电容C2的等效阻抗、对应于副边线圈自感与补偿电容C3的等效阻抗,以及对应于补偿电容C4的等效阻抗。本发明能显著提高系统的抗偏移能力并实现零相角输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强抗偏移能力的感应式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属于无线电能传输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感应式无线电能传输的研究大致可分为逆变电路、补偿结构及松耦合变压器三部分。其主要的研究工作是在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技术被发现后开始的,因此,对感应式无线电能传输领域的研究主要是其在工程中的应用。在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技术被发现后,越来越多的学者注意到无线电能传输的潜力,于是纷纷投入到感应式无线电能传输的研究中。
对无线电能传输技术的研究总体上可以归纳为三大方面,即逆变电路研究、补偿结构研究和松耦合变压器本体研究。其中补偿结构包括原边和副边,分别补偿松耦合变压器原边和副边的漏感。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借鉴谐振变换器设计方法,基于LC串联(Serial)谐振和并联(Parallel)谐振的概念,陆续提出了S/S、S/P、P/S、P/P四种经典的低阶补偿拓扑。
四种经典的低阶补偿拓扑形式简单,但却存在谐振元件的电路灵敏度过高、输入输出增益不可调节(常常需要加后级DC-DC变换器)的缺点。特别是补偿漏感的电压型S/S拓扑,由于感性区过深,因而电路效率较低,故近年的研究热点转向高阶补偿拓扑。传统的补偿拓扑具有一定的抗偏移能力,但是大多数方案或仅能保持恒定的输出功,不具有恒压或者恒流的输出特性;或负载变化范围小;或对于无铁氧体的松耦合变压器,由于其线圈自感不随耦合系数变化或者变化很小,不具有抗偏移能力。
基于此,需要一种具有恒压或者恒流输出特性的抗偏移补偿拓扑PS/SP(PrimarySeries-parallel,Secondary Parallel-series)补偿拓扑,并对其抗偏移能力进行分析研究。
发明内容
针对传统的补偿拓扑抗偏移能力差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强抗偏移能力的感应式无线电能传输系统。
本发明的一种具有强抗偏移能力的感应式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包括逆变电路、原边补偿拓扑、松耦合变压器、副边补偿拓扑和整流电路;逆变电路输出电压经原边补偿拓扑、松耦合变压器及副边补偿拓扑后,再经整流电路整流,提供给负载;
所述原边补偿拓扑包括补偿电容C1、补偿电容C2和补偿电感L1;副边补偿拓扑包括补偿电容C3和补偿电容C4;
原边补偿拓扑的正极与负极之间依次连接补偿电感L1和补偿电容C1,补偿电感L1与松耦合变压器原边同名端之间连接补偿电容C2,松耦合变压器原边另一端连接原边补偿拓扑的负极;
松耦合变压器副边同名端连接补偿电容C3的一端,补偿电容C3的另一端作为副边补偿拓扑输出电压的正极,松耦合变压器副边另一端作为副边补偿拓扑输出电压的负极,补偿电容C4连接在副边补偿拓扑输出电压的正极和负极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未经哈尔滨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3367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