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应用系统、数据处理方法、计算机系统和存储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2010733773.6 | 申请日: | 2020-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3194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15 |
发明(设计)人: | 陈善宾;谷丽雅;谢国卿;郑荣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6/957 | 分类号: | G06F16/957;G06F3/01;G06Q20/08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王文思 |
地址: | 10014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应用 系统 数据处理 方法 计算机系统 存储 介质 | ||
1.一种应用系统,所述应用系统应用于虚拟现实环境,包括:缓存服务器群、前端服务器群、应用服务器群、主机服务器、数据库和终端;
所述缓存服务器群,包括:
多个缓存服务器,每个缓存服务器用于接收来自终端的第一访问请求,根据所述第一访问请求将自身存储的静态信息发送给所述终端,将所述第一访问请求发送给前端服务器群中的与所述缓存服务器对应的目标前端服务器;
所述前端服务器群,包括:
所述目标前端服务器,用于接收来自所述缓存服务器群中的目标缓存服务器的第一访问请求,根据所述第一访问请求将自身存储的动态信息发送给所述终端;
所述应用服务器群,包括:
与所述目标前端服务器对应的目标应用服务器,用于接收来自所述终端的第二访问请求,根据所述第二访问请求向所述终端发送响应消息,其中,所述第二访问请求是所述终端根据所述动态信息生成的;
其中,所述应用服务器的部署地点和部署数量是通过用户流量分析确定的;所述前端服务器的部署是根据用户流量分析结果和使用情况确定的;所述缓存服务器是根据用户使用频率和功能点击情况确定的;所述静态信息包括请求页面的图片、框架、文本框和文字信息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动态信息包括所述请求页面的文本框链接、图片链接和按钮链接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数据库存储有用户的身份信息;
所述终端,用于:
向所述目标缓存服务器发送注册请求,接收所述目标缓存服务器发送的注册页面的静态信息以及所述目标前端服务器发送的注册页面的动态信息;
根据所述静态信息展示所述注册页面,根据所述动态信息接收用户在所述注册页面输入的身份信息,采集所述用户的生物信息,根据所述用户的生物信息生成生物信息识别号;
根据用户输入的身份信息和所述生物信息识别号生成身份认证信息,将所述身份认证信息通过所述缓存服务器发送给所述目标前端服务器,以使所述目标前端服务器对所述身份认证信息进行格式校验后,发送给所述主机服务器;
所述主机服务器,用于:
接收所述目标应用服务器发送的身份认证信息,根据所述数据库中的身份信息对所述认证信息进行验证,在验证通过之后,生成应用信息识别号,将所述应用信息识别号发送给所述终端;
将所述身份认证信息中的生物信息识别号和所述应用信息识别号保存在所述数据库中;
所述终端,用于接收所述应用信息识别号,将所述生物信息识别号和所述应用信息识别号进行加密存储;
其中,所述缓存服务器和所述前端服务器用于在所述应用服务器和/或所述主机服务器处理数据并完成返回结果之前,预先向用户返回应用场景所需要的界面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中,
所述终端,用于:
向所述目标缓存服务器发送所述第一访问请求,接收所述目标缓存服务器发送的静态信息以及所述目标前端服务器发送的动态信息;
根据所述静态信息展示请求页面,根据所述动态信息接收用户在所述请求页面输入的操作指令,根据所述操作指令向所述目标缓存服务器发送所述第二访问请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中,
所述终端,用于:
向所述目标缓存服务器发送所述第一访问请求,接收所述目标缓存服务器发送的静态信息以及所述目标前端服务器发送的动态信息,根据所述静态信息展示请求页面,根据所述动态信息接收当前用户在所述请求页面输入的操作指令;
根据自身存储的当前用户的生物信息识别号、应用信息识别号和所述操作指令向所述目标缓存服务器发送所述第二访问请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系统,其中,
所述目标应用服务器,用于:
接收来自所述终端的第二访问请求,对所述第二访问请求中的生物信息识别号和应用信息识别号进行格式校验,在校验通过的情况下,将所述第二访问请求发送给所述主机服务器;
所述主机服务器,用于:
接收来自所述目标应用服务器发送的第二访问请求,通过
所述数据库对所述第二访问请求中的生物信息识别号和应用信息识别号进行身份验证,在验证通过的情况下,向所述目标应用服务器发送验证成功消息;
所述目标应用服务器,还用于:
根据第二访问请求中的操作指令生成响应消息,将所述响应消息发送给所述终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33773.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