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换热组件及其制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733828.3 | 申请日: | 2020-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3254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02 |
发明(设计)人: | 朱坤军;刘冬;董军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花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F9/013 | 分类号: | F28F9/013;F28F9/18;B21D53/06 |
代理公司: | 苏州佳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42 | 代理人: | 罗宏伟 |
地址: | 3125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组件 及其 制造 方法 | ||
1.一种换热组件(100),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集流管(1),所述第一集流管(1)具有沿第一集流管(1)长度方向(L1)延伸的内腔,所述第一集流管(1)包括位于内腔周围的第一管壁(11),所述第一管壁(11)包括第一内表面(13)与第一外表面(14),所述第一内表面(13)相对于第一外表面(14)更靠近内腔,所述第一集流管(1)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凸棱(3),所述第一凸棱(3)位于所述第一外表面(14);
第二集流管(2),所述第二集流管(21)具有沿第二集流管(2)长度方向延伸的内腔;
若干换热管(4),所述换热管(4)包括位于换热管(4)长度方向相反两端的第一端部(41)和第二端部(42),所述第一端部(41)与第一集流管(1)相连,所述第二端部(42)与第二集流管(2)相连,所述换热管(4)的通孔连通第一集流管(1)的内腔和第二集流管(2)的内腔;
至少一个第一件(5),所述第一件(5)与所述第一集流管(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件(5)包括第一面(55),所述第一面(55)贴合于所述第一外表面(14),所述第一件(5)具有至少一个第一凹槽(52),所述第一凸棱(3)至少部分位于对应的所述第一凹槽(52)内,所述第一件(5)包括第二面(53)与第三面(54),所述第二面(53)与第三面(54)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凹槽(52)长度方向(L52)的相反两侧;
其中,所述第一凸棱(3)包括第一凸起结构(31)与第二凸起结构(32),所述第一凸起结构(31)与第二凸起结构(32)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凹槽(52)长度方向(L52)的相反两侧,所述第一凸起结构(31)包括第一端面(311),所述第二凸起结构(32)包括第二端面(321),所述第一端面(311)贴合于所述第二面(53),所述第二端面(321)贴合于所述第三面(54)。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组件(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棱(3)包括第一侧面(33)与第二侧面(34),所述第一侧面(33)与第二侧面(34)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凸棱(3)宽度方向(W3)的相反两侧,在垂直于所述第一集流管(1)长度方向(L1)的截面上,第一侧面(33)的长度的数值为a,第二侧面(34)的长度的数值为b,所述第一管壁(11)壁厚的数值为c,其中当b≥a时,a≥1.5c,或当a≥b时,b≥1.5c。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换热组件(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棱(3)的第一侧面(33)的高度方向(H33)与第二侧面(34)的高度方向(H34)相互平行;所述第一集流管(1)包括至少两个第一凸棱(3)时,各第一凸棱(3)的第一侧面(33)的高度方向(H33)相互平行,各第一凸棱(3)的第二侧面(34)的高度方向(H34)相互平行。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换热组件(100),其特征在于,在垂直于所述第一集流管(1)长度方向(L1)的截面上,所述第一外表面(14)呈圆形,所述第一面(55)呈圆弧形,所述第一面(55)包括位于第一面(55)周向两端的第一点(551)与第二点(552),定义连接第一点(551)与第一外表面(14)圆心的连线为第一连线(56),定义连接第二点(552)与第一外表面(14)圆心的连线为第二连线(57),所述第一连线(56)与第二连线(57)形成第一夹角(α),所述第一夹角的数值范围为α<180°。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换热组件(100),其特征在于,在垂直于所述第一集流管(1)长度方向(L1)的截面上,所述第一夹角(α)的数值范围为0°<α≤12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花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三花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33828.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