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低压台区拓扑自动辨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734284.2 | 申请日: | 2020-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6477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2 |
发明(设计)人: | 李江峰;王强;王鹏;刘海涛;吉帅虎;王志江;李春海;崔振伟;郭殿聪;袁琳琳;李世敏;杨营;曹晓贝;张彦红;张江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石家庄科林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3/26 | 分类号: | H02J3/26;H02J13/00;G01R19/175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众志华清知识产权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3123 | 代理人: | 高宁宁 |
地址: | 050222 河北省***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压台 拓扑 自动 辨识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压台区拓扑自动辨识方法,属于电力系统中配电自动化领域,包括户变关系识别、拓扑分支识别以及拓扑层级关系计算三个步骤。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基于三相换相原理实现低压配电网台区拓扑识别,准确度高;2、不影响用户用电,对台区三相不平衡现象有一定抑制作用。三相不平衡时,相序的变换会将重载相和非重载相互换,从而能够减小三相之间不平衡度,多级配电箱的相序变换能够更好的减小台区各级配电箱的三相不平衡度,有很好的实用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力系统中配电自动化领域,应用在配电台区监测,特别涉及一种基于三相换相事件的低压台区拓扑自动辨识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迅速发展,电力用户数量大量增加,配电系统也愈加完善。为了提高供电的可靠性,实现配电网用电智能化管理具有重要意义。配电网中,实现台区分布智能化监控的前提是已知台区拓扑结构,但在日常的配电运维管理工作中,往往存在户变连接关系不清晰的问题,尤其是新建台区,部分拓扑根本无法直接获取,需要采取人工摸查,工作量巨大,造成了人力物力的浪费。当实际拓扑发生变更时,利用人工记录这些变更并更新拓扑数据,或者专门组织人力进行实地巡测来修正这些错误。人工普查,由于低压配电网线路分布复杂,电缆沟或架空线路并行敷设,巡检不但效率低、成本高,而且无法准确地获取低压台区拓扑信息。
现有技术中,拓扑识别分类有基于工频电流畸变原理完成拓扑识别。需要在电网中注入瞬时脉冲电流。在重载式畸变信号不易检测。还有基于大数据分析相似度的拓扑识别方法,对于轻载情况也存在不易识别现象。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低压台区拓扑自动辨识方法,基于三相换相原理,利用换相事件只在本支路下级设备能识别原理构建台区拓扑,换相事件特征明显,检测准确度高,从而来构建配电箱之间上下层级关系,完成低压配电网台区拓扑识别。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低压台区拓扑自动辨识方法,基于电表箱、分支箱以及出线端上安装有配变终端的变压器,在变压器出线端和分支箱内的进线端均设有用于改变三相相序的相序切换装置,在分支箱和电表箱内均设有用于检测三相相序的分支监测单元,包括以下步骤:包括以下步骤:步骤A、户变关系识别:配变终端控制配套的相序切换装置进行换相并查询所有分支监测单元换相事件识别结果,然后将所有识别到换相事件的设备标记为本台区设备;步骤B、拓扑分支识别:配变终端按照一定顺序分别控制每个分支箱内的分支监测单元通过配套的相序切换装置调整输出相序并查询所有分支监测单元换相事件识别结果,然后将所有识别到本次换相事件的设备标记为执行本次换相事件的分支箱的下级;步骤C、拓扑层级关系计算:配变终端收集完所有设备信息后,通过计算得到拓扑层级关系。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基于三相换相原理实现低压配电网台区拓扑识别,准确度高;2、不影响用户用电,对台区三相不平衡现象有一定抑制作用,三相不平衡时,相序的变换会将重载相和非重载相互换,从而能够减小三相之间不平衡度,多级配电箱的相序变换能够更好的减小台区各级配电箱的三相不平衡度,有很好的实用价值。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原理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识别模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附图1,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低压台区拓扑自动辨识方法,基于电表箱、分支箱以及出线端上安装有配变终端的变压器,在变压器出线端和分支箱内的进线端均设有用于改变三相相序的相序切换装置,在分支箱和电表箱内均设有用于检测三相相序的分支监测单元。其中,分支箱可以设计有多级。
本发明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石家庄科林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石家庄科林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3428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空调器的自清洁方法、装置、空调器和电子设备
- 下一篇:一种实时迁移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