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增强改性橡胶及其制备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2010734384.5 | 申请日: | 2020-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7574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6 |
发明(设计)人: | 范敏敏;张明华;张熙;王克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F255/06 | 分类号: | C08F255/06;C08F212/12;C08F212/36;C08K5/09;C08K3/22;C08K5/47;C08K3/04;C08K13/02;B29C35/02;B29C43/00;B29C43/02 |
代理公司: | 成都高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2 | 代理人: | 张娟;魏静 |
地址: | 6100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增强 改性 橡胶 及其 制备 工艺 | ||
1.一种增强改性橡胶,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强改性橡胶是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得的:
三元乙丙橡胶100份,活性剂5份,软化剂1份,引发剂1份,防老剂1份,促进剂0.5份,助交联剂1份,交联剂3份,4-叔丁基苯乙烯20~40份,补强剂30份;
或,所述增强改性橡胶是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得的:
三元乙丙橡胶100份,活性剂5份,软化剂1份,引发剂1份,防老剂1份,促进剂0.5份,助交联剂1份,交联剂3份,4-叔丁基苯乙烯30份,补强剂120份;
所述补强剂为炭黑、白炭黑中的一种或两种的组合;
所述增强改性橡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橡胶的混炼:利用开炼机对橡胶进行混炼,将橡胶薄通,包辊,然后加入活性剂、软化剂、引发剂、防老剂、促进剂、助交联剂和补强剂,再次薄通,混炼均匀后下片;然后将下片后的混炼胶浸入交联剂和侧链修饰试剂的混合体系中,取出后干燥,得到混合胶料;
(2)橡胶的硫化:将步骤(1)所得混合胶料加入模具,采用平板硫化机硫化,即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强改性橡胶,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强改性橡胶是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得的:三元乙丙橡胶100份,活性剂5份,软化剂1份,引发剂1份,防老剂1份,促进剂0.5份,助交联剂1份,交联剂3份,4-叔丁基苯乙烯20份或40份,补强剂30份。
3.根据权利要求1~2任一项所述的增强改性橡胶,其特征在于:所述三元乙丙橡胶的牌号为EPDM7001;
和/或,所述活性剂为金属氧化物活性剂;
和/或,所述软化剂为硬脂酸、环烷油、邻苯二甲酸二丁酯、邻苯二甲酸二辛酯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和/或,所述引发剂为过氧化物引发剂;
和/或,所述防老剂为2,2,4-三甲基-1,2-二氢化喹啉聚合体、N-环己基-N'-苯基对苯二胺、N-异丙基-N'-苯基对苯二胺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和/或,所述促进剂为二硫化二苯并噻唑、二硫化四甲基秋兰姆、N-环已基-2-苯并噻唑次磺酰胺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和/或,所述助交联剂为三烯丙基异氰脲酸酯;
和/或,所述交联剂为烯类单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增强改性橡胶,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剂为氧化锌、氧化镁中的一种或两种的组合;
所述软化剂为硬脂酸;
所述引发剂为双叔丁基过氧化二异丙苯;
所述防老剂为2,2,4-三甲基-1,2-二氢化喹啉聚合体;
所述促进剂为二硫化二苯并噻唑;
所述交联剂为二乙烯基苯。
5.一种吸油膨胀橡胶,其特征在于:它是由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增强改性橡胶制得的。
6.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增强改性橡胶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橡胶的混炼:利用开炼机对橡胶进行混炼,将橡胶薄通,包辊,然后加入活性剂、软化剂、引发剂、防老剂、促进剂、助交联剂和补强剂,再次薄通,混炼均匀后下片;然后将下片后的混炼胶浸入交联剂和侧链修饰试剂的混合体系中,取出后干燥,得到混合胶料;
(2)橡胶的硫化:将步骤(1)所得混合胶料加入模具,采用平板硫化机硫化,即得。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开炼机为双辊开炼机;所述混炼时辊温为60~100℃。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混炼时辊温为80 ℃。
9.根据权利要求6~8任一项所述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模具为预热后的模具,预热温度为160~200℃;
和/或,所述硫化的条件为:先在15~25 MPa、170 ~180℃下热压30~300秒,再在8~12MPa、常温~50℃下冷压1~5分钟。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预热温度为170~180 ℃;所述硫化的条件为:先在20 MPa、180 ℃下热压180秒,再在10 MPa、40 ℃下冷压3分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大学,未经四川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34384.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