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刨的切削深度调节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734419.5 | 申请日: | 2020-07-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2315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3 |
发明(设计)人: | 张莲莲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莲莲 |
主分类号: | B27C1/00 | 分类号: | B27C1/00;B27C1/14 |
代理公司: | 烟台双联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25 | 代理人: | 张增辉 |
地址: | 264006 山东省烟***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切削 深度 调节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刨的切削深度调节装置,包括壳体和底板,壳体内贯穿有螺杆,螺杆与壳体螺纹连接,螺杆顶端端部固定连接有控制块,螺杆底端与底板转动连接,底板上端中心位置设有转动槽,螺杆底端端部固定连接有转动块,转动块位于转动槽内部,转动块与转动槽转动连接,壳体两侧内壁均设有凹槽,两个凹槽内壁均固定连接有竖杆,螺杆位于壳体内部的部位螺纹连接有连接板,连接板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滑块,两个滑块均套设在对应竖杆上,本发明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多重导向机构和稳定机构,保证底板升降过程中的稳定性,防止底板出现倾斜现象,保证切削的精准性,同时,也方便了工作人员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高度调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刨的切削深度调节装置,属于电动工具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电刨是由单相串励电动机经传动带驱动刨刀进行刨削作业的手持式电动工具,具有生产效率高、刨削表面平整、光滑等特点。广泛用于房屋建筑、住房装潢、木工车间、野外木工作业及车辆、船舶、桥梁施工等场合,进行各种木材的平面刨削、倒棱和裁口等作业。
现有的电刨切削深度调节装置通常都是通过一个螺栓控制底板与刀具之间的高度,从而调节切削深度,通过一个螺栓进行控制底板的升降,容易导致底板出现倾斜现象,导致底板不够稳定,从而会影响切削的精准性,同时,在进行调整高度时,没有很好的参照物,不能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精准调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刨的切削深度调节装置,有效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通过一个螺栓进行控制底板的升降,容易导致底板出现倾斜现象,导致底板不够稳定,从而会影响切削的精准性,同时,在进行调整高度时,没有很好的参照物,不能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精准调节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一种电刨的切削深度调节装置,包括壳体和底板,所述壳体内贯穿有螺杆,所述螺杆与壳体螺纹连接,所述螺杆顶端端部固定连接有控制块,所述螺杆底端与底板转动连接,所述底板上端中心位置设有转动槽,所述螺杆底端端部固定连接有转动块,所述转动块位于转动槽内部,所述转动块与转动槽转动连接,所述壳体两侧内壁均设有凹槽,两个所述凹槽内壁均固定连接有竖杆,所述螺杆位于壳体内部的部位螺纹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滑块,两个所述滑块均套设在对应竖杆上,两个所述滑块均与对应竖杆滑动连接,所述连接板与底板之间设有两个导向机构,两个所述导向机构分别位于螺杆两侧,所述壳体底端四角与底板之间均设有稳定机构,所述壳体一侧设有辅助机构。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两个所述导向机构均包括连接柱、空心柱、支撑块、若干伸缩杆和限位块,所述连接板底端固定连接有两个连接柱,两个所述连接柱分别位于螺杆两侧,两个所述连接柱均穿过壳体底端,两个所述连接柱均与壳体活动连接,所述底板上端固定连接有空心柱,两个所述连接柱底端分别插设在两个空心柱内,两个所述连接柱底端端部均固定连接有支撑块,两个所述支撑块与对应空心柱底部之间均固定连接有若干伸缩杆,两个所述空心柱上端边沿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块。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两个所述支撑块分别与两个空心柱内壁滑动连接,且两个所述支撑块面积均大于对应空心柱上端通口面积。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四个所述稳定机构均包括套筒、固定柱、固定块、两个滑槽和弹簧,所述壳体底端四角均固定连接有套筒,所述底板上端固定连接有四个固定柱,四个所述固定柱分别插设在四个套筒内,四个所述固定柱顶端端部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四个所述套筒内壁均设有两个滑槽,四个所述固定块两侧均与对应两个滑槽滑动连接,四个所述固定块与对应套筒顶壁之间均固定连接有弹簧。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辅助机构包括竖板、开口、刻度线、安装块和两个指针,所述壳体一侧设有竖板,所述竖板固定连接在底板上端,所述竖板上设有开口,所述开口两侧均设有刻度线,所述壳体靠近竖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安装块,所述安装块通过开口穿过竖板,所述安装块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指针,两个所述指针均与竖板外侧滑动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莲莲,未经张莲莲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3441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