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叶菜收获打包机在审
申请号: | 202010734869.4 | 申请日: | 2020-07-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3761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30 |
发明(设计)人: | 缪宏;李爽;袁锐;张燕军;张善文;戈林泉;刘思幸;戴敏;童俊华;齐江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D45/00 | 分类号: | A01D45/00;A01D43/00;A01D43/06;A01D57/20;A01D63/04;A23N12/02;B65B27/00 |
代理公司: | 扬州苏中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22 | 代理人: | 沈志海 |
地址: | 225009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收获 打包机 | ||
一种叶菜收获打包机,属于农业机械领域,结构上由分禾器、割刀、水平输送带、侧置输送带、水槽、镂空输送带、清洗装置、水管、电机、输送辊、挡板、凸轮、打包机构组成,结构新颖,通过分禾器将叶菜分开,由割刀将叶菜收割后通过三个水平输送带侧置输送带形成的楔形收缩通道将叶菜运输至清洗装置进行清洗,清洗完的水通过镂空输送带排放到水槽中,清洗完的叶菜会被送到打包机构进行最后的打包,本发明与传统的叶菜收获机相比,可以集收割、运输、清洗、打包功能于一体,工作效率更高,效益更好,减少了后期大量的人工劳动力,且该装置中的打包机构结构新颖,占用空间小,适用于叶菜打包机,且该打包机构噪音小,寿命长,降低了后期的维护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业机械领域,涉及一种蔬菜打包机,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叶菜收获打包机。
背景技术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蔬菜生产国,蔬菜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60%左右。在蔬菜生产作业中,收获作业约占整个作业量的40%,是费力最大、耗时最多的一个环节。我国栽培的叶菜品种繁多、种植面积大,不同叶菜的栽培模式、种植密度和生长特性差异较大,因此,大多数叶菜的收获作业基本靠人工完成。并且,现有的叶菜收获机械也仅仅只有收割的功能,不具备清洗和打包的装置,后期的清洗打包还要单独进行,针对这种情况,有必要设计一种叶菜收获打包机,以降低后期人工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减轻劳动强度,对推动叶菜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叶菜收获机上没有打包机构,只能对叶菜进行收割和运输,清洗和打包还要在后期进行的现状,提出一种集收割、运输、清洗、打包于一体的叶菜收获打包机,可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叶菜生产成本,减轻劳动强度。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一种叶菜收获打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打包机由分禾器、侧置输送带、水槽、镂空输送带、清洗装置、水管、电机、输送辊、挡板、凸轮、打包机构、水平输送带、割刀和旋转板连接构成;所述的分禾器有四个,所述的楔形输送带有三个,所述输送辊高度比所述镂空输送带低,所述水平输送带与侧置输送带之间形成一个楔形收缩的空间;所述打包机构由五个二位五通电磁阀、气管、第一垂直气缸、第二垂直气缸、左顶刀、环形架、第一水平气缸、中顶刀、右顶刀、第二水平气缸、胶带、夹紧轮、第三垂直气缸、夹紧轮电机、喷嘴和顶板组成;所述左顶刀连接设置在所述第一垂直气缸的活塞杆上,所述中顶刀连接设置在所述第二垂直气缸的活塞杆上,所述右顶刀连接设置在所述第三垂直气缸的活塞杆上,所述喷嘴连接设置在所述第一水平气缸的活塞杆上,所述顶板连接设置在所述第二水平气缸上,所述中顶刀的右端有一个刀口,所述右顶刀的内部有一个通孔,所述喷嘴连接在第一水平气缸上,所述顶板连接在第二水平气缸的活塞杆上。
所述侧置输送带上带有刮板。
所述夹紧轮由夹紧轮电机驱动其正反转。
所述中顶刀的右端有一个刀口,以便与右顶刀配合将胶带切断。
所述右顶刀的内部有一个通孔,以便胶带从中穿过并与中顶刀配合将胶带切断。
所述环形架靠近左顶刀的一侧低,靠近右顶刀的一侧高。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叶菜收获打包机,结构上由分禾器、割刀、水平输送带、侧置输送带、水槽、镂空输送带、清洗装置、水管、电机、输送辊、挡板、凸轮、打包机构组成,其结构新颖且紧凑,通过分禾器将叶菜分开,由割刀将叶菜收割后通过三个水平输送带侧置输送带形成的楔形收缩通道将叶菜运输至清洗装置进行清洗,清洗完的水通过镂空输送带排放到水槽中,清洗完的叶菜会被送到打包机构进行最后的打包,本发明与传统的叶菜收获机相比,可以集收割、运输、清洗、打包功能于一体,工作效率更高,效益更好,减少了后期大量的人工劳动力,且该装置中的打包机构结构新颖,占用空间小,适用于叶菜打包机,且该打包机构噪音小,寿命长,降低了后期的维护成本。
附图说明
图1 为本发明整体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大学,未经扬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3486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