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效离心泵转子支撑端安装机构在审
申请号: | 202010734928.8 | 申请日: | 2020-07-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7768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8 |
发明(设计)人: | 张家旸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木野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29/06 | 分类号: | F04D29/06;F04D29/58;F04D29/04;F04D29/046;F04D29/08;F04D29/10 |
代理公司: | 杭州研基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389 | 代理人: | 谢东 |
地址: | 310053 浙江省杭州市滨***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效 离心泵 转子 支撑 安装 机构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效离心泵转子支撑端安装机构,属于机械技术领域。本发明中,离心泵包括泵体和设于泵体外的桶体,转子水平设于泵体内,转子支撑端穿过泵体并位于桶体内,且桶体和转子通过轴承连接,桶体靠近泵体的一端通过油封与转子形成密封,桶体另一端封闭,桶体上侧竖直贯穿有注油孔,注油孔上端内竖直插有油管,油管和桶体密封固连,油管上端伸出注油孔并伸入罩体,罩体内壁和油管之间形成气道,油管上端外壁的一侧为平面一,罩体内壁上具有与平面一紧密接触的平面二,平面二上水平贯穿有孔二,平面一上设有孔一,孔一和孔二内卡设有同一根销轴。本发明寿命长。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机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离心泵,特别是一种高效离心泵转子支撑端安装机构。
背景技术
离心泵是利用叶轮旋转而使水发生离心运动来工作的。
现有的离心泵如中国专利库公开的一种卧式多级离心泵【申请号:201510865619.3】,包括弹性联轴器、与弹性联轴器相连的转子、与转子同轴的滚动轴承、与滚动轴承相连的泵体,泵体包括吸入段、与吸入段相连的导叶、与导叶相连的多个中段、与中段相连的末级导叶、与末级导叶相连的吐出段、水封管和平衡回水管,吸入段和导叶之间设有密封环。
在上述离心泵中,转子两端分别为驱动端和支撑端,且这两端均通过轴承进行支撑,当转子高速旋转时,转子与轴承接触处以及轴承自身均会产生磨损以及大量热量,这样不仅严重影响轴承的寿命,而且长期使用下,转子的旋转精度也会逐渐降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寿命长的高效离心泵转子支撑端安装机构。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高效离心泵转子支撑端安装机构,离心泵包括泵体以及均设于泵体外的桶体和冲洗管,转子水平设于泵体内,且转子支撑端伸出泵体并位于桶体内,且桶体和转子通过轴承连接,转子支撑端通过机械密封件与泵体形成密封,冲洗管一端连通泵体泵腔,泵体内设有用于冲洗机械密封件的流道,且冲洗管另一端连通流道,其特征在于,桶体靠近泵体的一端通过油封与转子形成密封,且桶体的另一端封闭,桶体、转子和油封三者之间形成封闭腔;轴承位于封闭腔内,桶体上侧竖直贯穿有与封闭腔连通的注油孔,且轴承位于注油孔和泵体之间,注油孔上端内竖直插有油管,油管和桶体密封固连,且油管内孔连通注油孔下端,油管上端伸出注油孔并伸入罩体,且罩体内壁和油管之间形成使油管内孔与外界连通的气道;油管上端外壁的一侧为平面一,罩体内壁上具有与平面一紧密接触的平面二,平面二上水平贯穿有孔二,平面一上设有与孔二同轴的孔一,孔一和孔二内卡设有同一根销轴,且销轴外端伸出孔二;罩体顶壁中部设有凹槽,凹槽底壁上贯穿设有与油管内孔正对的排气孔,凹槽内固定有半导体制冷片和环形密封件,环形密封件和排气孔同轴,半导体制冷片和环形密封件配合将排气孔上端口封闭,且半导体制冷片的冷面正对排气孔;罩体顶壁上竖直设有管体,管体和罩体密封固连,凹槽正对管体内孔,且半导体制冷片的热面处于管体内,所述的冲洗管一侧一体成型有呈L形的管件,管件由水平设置的管一和竖直设置的管二构成,管一连通冲洗管,管体上端可滑动的插设在管二内,且管体外壁和管二内壁之间通过密封圈形成密封。
初始状态时,拔出销轴以上移罩体使其与油管之间产生一定间隙,接着通过油管上端口往封闭腔内灌入润滑油脂,以润滑轴承自身以及轴承和转子的接触处,这样既可延缓磨损速度,来延长寿命,又确保转子稳定运转,来提高工作稳定性;运行时,泵腔内的水会通过管件进入管体内,以带走半导体制冷片热面上高温。
罩体和油管之间形成使油管内孔与外界连通的通道,而注油孔内孔又连通封闭腔,这样可快速将封闭腔内的热量排出,以提高封闭腔内的散热效率,来延长润滑油脂老化速度,充分发挥润滑效果,从而延长本结构寿命;其次,在管件、管体和冲洗管配合下,使泵腔内的冷水能与半导体制冷片的热面接触,以通过与排气孔接触的半导体制冷片的冷面来进一步降低封闭腔内的温度,从而进一步提高封闭腔散热效率,以进一步延长本结构寿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木野机械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木野机械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3492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