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硅基特定光伏器件界面态的测量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736268.7 | 申请日: | 2020-07-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8458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3 |
发明(设计)人: | 马忠权;吴康敬;李勇;高明;赵磊;徐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S50/10 | 分类号: | H02S50/1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上大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05 | 代理人: | 顾勇华 |
地址: | 200444***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特定 器件 界面 测量方法 | ||
1.一种硅基特定光伏器件界面态的测量方法,对具有超薄氧化硅层的异质结器件界面态进行测量,其特征在于:所述具有超薄氧化硅层的异质结器件为空穴选择型ITO/SiOx(In)/n-Si异质结光伏器件,其中ITO/SiOx(In)叠层复合薄膜材料中的超薄SiOx(In)物质层是在ITO薄膜和n-Si基底之间形成的,含有In和Sn元素,且厚度不大于2.0nm,利用电容-电压测量系统,采用光注入的方法,对空穴选择型ITO/SiOx(In)/n-Si异质结光伏器件的界面态密度进行测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硅基特定光伏器件界面态的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超薄SiOx(In)物质层中包含了Si2O、SiO、Si2O3和SiO2一系列不同组分的化合物,而且硅的氧化物SiOx中含有In与Sn元素的离子和原子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硅基特定光伏器件界面态的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超薄SiOx(In)物质层中含有In与Sn元素的负离子态,该类负离子在SiOx层中引入了受主扩展态,是非局域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硅基特定光伏器件界面态的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超薄SiOx(In)物质层的厚度为1.0~2.0n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具有超薄氧化硅层的异质结器件界面态的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在ITO/SiOx(In)/n-Si叠层复合薄膜中,ITO薄膜层厚度为80nm并作为空穴传输层,n-Si材料层的厚度为120~140μ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硅基特定光伏器件界面态的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光注入的方式,对空穴选择型ITO/SiOx(In)/n-Si异质结光伏器件的界面态密度进行测量,从获得的C-V曲线中推演出界面态密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硅基特定光伏器件界面态的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a.为待测的SQIS异质结电池引入光注入;
b.将在所述步骤a中的SQIS异质结电池移至安捷伦电容-电压(C-V)测试系统,频率设定为1MHz且保持不变,确保微分电容有响应;
c.对在所述步骤b中的SQIS异质结器件进行光照下和黑暗下的测量,获得相应的C-V曲线,实验中对器件前电极施加的直流偏压从耗尽区扫到积累区,用于改变耗尽区的宽度,其扫描步长为0.05V/s;外加负偏压时,硅表面形成反型层,空穴的屏蔽作用使得总电容变化非常微小,直到偏压加到0V以上,总电容快速变化,此时耗尽区宽度受外加偏压的影响快速变化;由于溢出电压与界面区厚度相关,其溢出电压VT大于2.0V,外加偏压设置在-1.0~1.0V,且另一信号为高频探测信号,用于探测不同偏压下的电容值;
d.将在所述步骤c中的黑暗和光照条件下分别获得的C-V曲线进行分析处理,在处理两者C-V曲线时,将黑暗下的C-V曲线向左平移一个理论光生电压值,获得理想光照下的C-V曲线;
e.从在所述步骤d中获得理想光照下的C-V曲线中获取界面态密度的信息,经过界面态密度计算公式得出界面态密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硅基特定光伏器件界面态的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c中,光照条件下的耗尽区宽度受到光生电压和直流偏压的共同作用,而黑暗条件下的耗尽区只受外加偏压的影响。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硅基特定光伏器件界面态的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a中,在待测的SQIS异质结电池正上方放置功率不低于20W的钨丝灯泡,引入光注入。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硅基特定光伏器件界面态的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a中,待测的SQIS异质结电池的器件面积不大于1cm2,厚度不大于150μ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大学,未经上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36268.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